第68章 云藏箋书(海市蜃景)
这些资料只有几页,我只看了一个开头,就把我吸引了过去。
三个月前,考古队收到一包匿名的包裹,当时很多人都不在意,负责考古单位传达室的是一位大妈,她当时以为是包裹寄错了,又重新送回了邮局,可是在第二天的时候,那匿名的包裹又被送了回来,大妈当时也没去管,可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的有包裹被送过来,整个传达室都快堆满了,大妈顿时不愿意了,这些人都是怎么回事?明明告诉邮局这包裹送错了,就打算到邮局去理论,刚出传达室的门就撞到了考古队的陈教授。
说起来这大妈还和陈教授有些亲属关系,大妈一看来了个主事的,就不停的给陈教授抱怨,最后就将那些包裹的事都一五一十的讲给了陈教授,这不听还好,一听之下,就引起了陈教授的高度重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考古队的人都知道了,有人提出将那些包裹打开,可是也有人不同意,怀疑里面装的是炸弹,应该马上联系反恐部队,这时陈教授力排众议,扒开人群就进了传达室将一个包裹打开了,吓得外面的人冒了一头的冷汗。
当陈教授看到里面的东西之后,立刻让人封锁了传达室,并且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外面的人很好奇,既然不是炸弹的话,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可陈教授只字不提,当天就带着考古队的几位教授出去了,没过多长时间,一队军人就径直到了考古队,将传达室的包裹全都密封带走了,一时间整个考古队闹得是沸沸扬扬,直到第三天才带着人回到考古队,又立马开了一场会议。
原来陈教授等人去了政府的相关部门,汇报了这次的事件,那些包裹里面装的不是什么炸弹,而是敦煌莫高窟当年遗失的一批经卷,这可是大事,有关部门查过那些包裹的来源,可是对方是匿名发出,根本就查不到,那些经卷全都被密封了起来,那三天陈教授带着一批人都在整理那些经卷。
而说起敦煌莫高窟密实的经卷,就不得不谈一下王道士。
余秋雨的《道士塔》将王道士披露的一文不值,里面仿佛强调王道士如何的不堪‘真不知道一个堂堂的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说起这王道士,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悲情的人物,很多读过余秋雨《道士塔》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人,而在罪魁祸首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图记》中却有着这样的记载:
他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可见王道士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而是真心力图守护敦煌石窟,而当时的清政府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地步,王道士身为道士,却成为了佛教圣地的保护神,曾今多次向各级的官员求助,可是始终得不到回应,到最后甚至冒死向慈禧太后上书,得到的回应却是这等“小事”,致使他心灰意懒,将那些经卷都卖给了外国人,将获得的经费用意清扫石窟保护经卷文物所用。
陈教授他们从那些文物中整理出很多极具价值的经卷,却发现了一卷名为《云藏箋书》的竹简残卷,被他们整理的时候,发现已经残缺不全,只剩下几根竹简被线绳扎住,当他们小心打开的时候,发现上面的文字都是用金篆螭文刻写而成。
他们当时一直以为是螭金篆,可那些文字又和螭金篆有着很大的不同,螭金篆更像是这种文字的一种简化版本,这一发现顿时引起了陈教授的高度兴趣,研究了很长的时间,才终于确定这种文字就是螭金篆最开始的版本金篆螭文,这让他欣喜不已,这一发现,将会大大的推翻古文字历史的源头,在古代象形文字之前应该还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文明,但是这个文明出现的时间应该很短,导致了金篆螭文的消失,而金篆螭文的写法异常的复杂,后来的文明应该就是将金篆螭文简化从而发明的螭金篆。
当得出这个结论之时,陈教授马上就召集了考古队研究古文字方面的相关教授进行研究,刚开始他们毫无进展,陈教授提出将螭金篆和竹简上面的金篆螭文逐一比较,查看相像的文字,这可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直到半个月之后才有了进展,解读出残简的名称《云藏箋书》,这激发了那些教授的信心,对于下面的内容开始继续解读。
可是后面的解读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只能模糊的翻译出《云藏箋书》上面的大概内容,在敦煌的沙漠中存在着一处古代遗迹,这让他们很兴奋,可是其他的内容他们又一筹莫展,连蒙带猜也不知道所以然,甚至将那些文字拿到学校的考古课堂上进行探讨,还是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
有人提出:“如果《云藏箋书》上面记载敦煌沙漠中存在一处古代遗迹,可以查看敦煌县志,从里面说不定会查出一些线索。”
这一启发让陈教授相当的欣喜,课都没有上完就匆匆返回考古研究所调出历朝历代的敦煌县志进行查找研究,倒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些线索,在西周时期,乡野多有传说,迷失于沙海中的商旅牧民曾今看见沙漠中一座高大的古城耸立在黑色的高山之上,迷途于沙漠中的人得见之后,以为是遇见了神仙居所,凭着最后的求生意志想要到达那里,可是那地方看着就在眼前,却怎么也到达不了,最后死于途中,被风沙淹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个月前,考古队收到一包匿名的包裹,当时很多人都不在意,负责考古单位传达室的是一位大妈,她当时以为是包裹寄错了,又重新送回了邮局,可是在第二天的时候,那匿名的包裹又被送了回来,大妈当时也没去管,可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的有包裹被送过来,整个传达室都快堆满了,大妈顿时不愿意了,这些人都是怎么回事?明明告诉邮局这包裹送错了,就打算到邮局去理论,刚出传达室的门就撞到了考古队的陈教授。
说起来这大妈还和陈教授有些亲属关系,大妈一看来了个主事的,就不停的给陈教授抱怨,最后就将那些包裹的事都一五一十的讲给了陈教授,这不听还好,一听之下,就引起了陈教授的高度重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考古队的人都知道了,有人提出将那些包裹打开,可是也有人不同意,怀疑里面装的是炸弹,应该马上联系反恐部队,这时陈教授力排众议,扒开人群就进了传达室将一个包裹打开了,吓得外面的人冒了一头的冷汗。
当陈教授看到里面的东西之后,立刻让人封锁了传达室,并且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外面的人很好奇,既然不是炸弹的话,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可陈教授只字不提,当天就带着考古队的几位教授出去了,没过多长时间,一队军人就径直到了考古队,将传达室的包裹全都密封带走了,一时间整个考古队闹得是沸沸扬扬,直到第三天才带着人回到考古队,又立马开了一场会议。
原来陈教授等人去了政府的相关部门,汇报了这次的事件,那些包裹里面装的不是什么炸弹,而是敦煌莫高窟当年遗失的一批经卷,这可是大事,有关部门查过那些包裹的来源,可是对方是匿名发出,根本就查不到,那些经卷全都被密封了起来,那三天陈教授带着一批人都在整理那些经卷。
而说起敦煌莫高窟密实的经卷,就不得不谈一下王道士。
余秋雨的《道士塔》将王道士披露的一文不值,里面仿佛强调王道士如何的不堪‘真不知道一个堂堂的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说起这王道士,在历史上也是一位悲情的人物,很多读过余秋雨《道士塔》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人,而在罪魁祸首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图记》中却有着这样的记载:
他将全部的心智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银。
可见王道士并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而是真心力图守护敦煌石窟,而当时的清政府正处在风雨飘摇的地步,王道士身为道士,却成为了佛教圣地的保护神,曾今多次向各级的官员求助,可是始终得不到回应,到最后甚至冒死向慈禧太后上书,得到的回应却是这等“小事”,致使他心灰意懒,将那些经卷都卖给了外国人,将获得的经费用意清扫石窟保护经卷文物所用。
陈教授他们从那些文物中整理出很多极具价值的经卷,却发现了一卷名为《云藏箋书》的竹简残卷,被他们整理的时候,发现已经残缺不全,只剩下几根竹简被线绳扎住,当他们小心打开的时候,发现上面的文字都是用金篆螭文刻写而成。
他们当时一直以为是螭金篆,可那些文字又和螭金篆有着很大的不同,螭金篆更像是这种文字的一种简化版本,这一发现顿时引起了陈教授的高度兴趣,研究了很长的时间,才终于确定这种文字就是螭金篆最开始的版本金篆螭文,这让他欣喜不已,这一发现,将会大大的推翻古文字历史的源头,在古代象形文字之前应该还存在着一个古老的文明,但是这个文明出现的时间应该很短,导致了金篆螭文的消失,而金篆螭文的写法异常的复杂,后来的文明应该就是将金篆螭文简化从而发明的螭金篆。
当得出这个结论之时,陈教授马上就召集了考古队研究古文字方面的相关教授进行研究,刚开始他们毫无进展,陈教授提出将螭金篆和竹简上面的金篆螭文逐一比较,查看相像的文字,这可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直到半个月之后才有了进展,解读出残简的名称《云藏箋书》,这激发了那些教授的信心,对于下面的内容开始继续解读。
可是后面的解读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只能模糊的翻译出《云藏箋书》上面的大概内容,在敦煌的沙漠中存在着一处古代遗迹,这让他们很兴奋,可是其他的内容他们又一筹莫展,连蒙带猜也不知道所以然,甚至将那些文字拿到学校的考古课堂上进行探讨,还是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
有人提出:“如果《云藏箋书》上面记载敦煌沙漠中存在一处古代遗迹,可以查看敦煌县志,从里面说不定会查出一些线索。”
这一启发让陈教授相当的欣喜,课都没有上完就匆匆返回考古研究所调出历朝历代的敦煌县志进行查找研究,倒还真让他发现了一些线索,在西周时期,乡野多有传说,迷失于沙海中的商旅牧民曾今看见沙漠中一座高大的古城耸立在黑色的高山之上,迷途于沙漠中的人得见之后,以为是遇见了神仙居所,凭着最后的求生意志想要到达那里,可是那地方看着就在眼前,却怎么也到达不了,最后死于途中,被风沙淹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