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抓无可抓
就算太子再无能,那也是皇上立的太子,皇上不可能应着太子犯了一点小错就废了太子,再说现在太子表现很是不错,这就更难动摇太子的地位了。
而被皇上连连斥责之后的太子行事也有所收敛,都察院暂时也抓不到他的鞭子。
所以唐善清也就只能这么僵持着转而去抓起了赵家的小辫子,丽妃在宫中,都察院的人要行事多有不利,但赵家却是在京城之中,有着那么一座醒目的宅子与那么一群嚣张跋扈的族人。
只是这些天逮住的都是小鱼小虾米,这点让唐善清心里得不到多大的慰藉。
赵兴这只老狐狸在赵家人连连落马之后行事也很是小心,绝不会让自己露了什么马脚有什么小辫子被都察院的人逮住。
群臣提防,都察院抓无可抓。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手脚顶风作案。
赵家的嚣张跋扈是多年累积下来的,不可能会一朝一夕改变,赵兴可以约束自己,但有些人他却约束不了。
而无孔不入的都察院,最有办法去逮着这些人的小辫子。
就说赵兴有一个弟弟名叫赵东在安州,赵东看上了一个民女,怎奈那民女不长眼死活是不愿从了他,一怒一冲动之下,他便就下手强抢了民女到了他的府上。
强抢民女,这可是土匪才做的勾当,此事赵东做得很隐秘,但还是被都察院逮住了马脚,于是,一道折子,就递到了皇上面前。
赵兴无来由的又是被皇上一顿臭骂。
这段时日的赵兴已经是除了吃饭睡觉上朝什么都不干了,但还是不断有屎盆子往他头上扣,这很他很是郁郁寡欢,再说他这弟弟也是平时骄纵惯了才会养就了这样跋扈的性子,他除了给自己抽两个耳光之外还真是什么都不能做。
赵兴什么都不做,那都察院的行动自然就快了,没两天,赵东就被带回了京城,被压入了大牢。
虽说都察院行事蛮横,但都是在抓到了别人的罪行之后才动手,百姓虽然惧怕,但也大多是为都察院叫好,都察院声望日益高涨,赵家连连受挫,丽妃在宫中很是难安。
当然最让她不安的,是这段时日皇上对她的态度。
皇上不像以往那般宠爱她了,这几日更是来都未来她的景宁宫,这在丽妃受宠的这十多年里是从来未有过的事情,而皇上对朝政的热忱,更是让她心慌与不解。
一旦她失宠,赵家会面临着什么恶劣的局面,这点她很清楚,现在赵家在都察院的行动之下名声日益丑败,一旦她真的失宠,那赵家的立足之地在哪?
在哪?
她想了一人。
想到了一个办法。
太子。
只要不出意外,太子就会是大靖下一任君主,只要赵家可以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那么赵家不单单风光在炎显年,更会成为两朝元老成为京城里永远永远的最大的望族。
太子,现在的太子,可算得是她的半个盟友。
只要,她用办法,使得太子与赵家搭上关系,怎么做?
丽妃想了想,觉得还是只能从唐善清身上下手,毕竟,赵家与太子两方在都察院查办贪污案的时候折损的人员最多。
有了这个想法,她令自己的心腹出了宫。
赵兴收到丽妃书信的时候正在为着都察院而烦心,一见到丽妃的书信,他顿时茅塞顿开,当下写了一张拜帖亲自去赵家库房里挑选了一件重礼之后他便就乘着轿子去了东宫。
都察院里,唐善清与云明轩正在商议着如何加大人手的问题,现在都察院暗哨太少在收取情报的时候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加大都察院势力的问题很是急迫。
云明轩的意思,是从三军挑选。
唐善清细细想了想,还是这个比较现实比较快。
她在军方也有几个熟人,在与云明轩商定之后她便就写了一封加密的书信命人送往了晋城。
聂奇连、宋明堂,她对这两人都有着恩情,现在自己不过是要些人,加上又有皇上的旨意,应该不难。
都察院的事务分摊在七个科目手中,而七个科目负责再整理交到云明轩和她的手中,其实大多的时间他们只需下达命令就行,忙碌的也就是在都察院建立的那段时期。
看完了今日一天的情报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之后,唐善清回了公主府。
比之充满着一股肃杀之气的都察院,公主府自然是让她觉得身心舒坦轻松许多。
皇上回心转意,这让唐善清很是庆幸,每天她的所作所为,她都会与金硕公主说上一遍,眼见所以事情都走上了正规,她就越来越为着某一件事情着急。
丽妃,无论是怎样,她必须死。
甚至,她想过让都察院的去投毒。
可最终,她还是决定用光明的手段,去审判丽妃与大靖的百姓揭露丽妃的罪行。
眼下,差的是一个证据。
她不会想到,现在丽妃,正把这个证据送到了她的面前。
后宫妃嫔,是不能干政的,丽妃用心狠毒想致唐善清与死地,就必须要承受一定的风险。
都察院的人,得知了这一点。
虽说不知丽妃会与太子之间会有什么行动,但以丽妃的性格定然也不会是什么光明的手段。
赵家与太子的走进在唐善清的意料之中。
丽妃需要除掉唐善清,太子需要除掉云明轩,两者之间关联着一个都察院,丽妃的依仗是赵家,太子与赵家的联合,没有意外。
太子的东宫与赵府,都察院的耳目都无法渗入到其中。
所以要知道两方的行动,就必须要等到他们有所动作。
唐善清没想到,他们的动作,居然这么快。
先前太子诬陷都察院不得,现在,居然又打起了这样的主意。
不过这次他也聪明了,知道凡事不能经过自己的手。
这次他动用的,是大靖的百姓。
何谓三人成虎,谣言可畏,他用的,就是谣言。
大靖虽民风开放,但还是一个讲求礼仪的地方。
关于唐善清,他们可以传出很多的谣言。
与女人相关最严密的,自然就是情事。
金硕公主之前与杜吉文有情眉来眼去,后与和番王子和亲被退婚,而与李家李非白走得又很是亲密,一个女人,不顾礼义廉耻,不讲妇道,这是大靖的百姓很是唾弃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京城的百姓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这些谣言一传出来对唐善清一个姑娘家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
没有一个女子,会不把自己的贞操名节放在第一位,没有一个女子,会坦然的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
但唐善清很平静,平静得不像一个女子。
就是李非白等人都在暗暗提他着急与人解释,她却像是无事人一般的进出都察院来往在都察院与公主府之间。
可她在坦然,也有必须要面对的那一天。
这些是太子与赵家人有意为之,就必要要让这些流言发挥最大的作用。
终于,在这些流言在民间市集传了三日之后,开始传到了朝堂,就是皇上,也在丽妃失言中得知了此事。
对此,皇上大怒,怒的不是民间传言的唐善清不守妇道,而是大怒这些造谣生事之人的不耻之心。
皇上袒护金硕公主,这是大靖百姓都知道,皇上越是愤怒,他们越觉得其中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和番王子的退婚,这次和番王子来大靖一月,听说与唐善清曾也是多次进进出出。
谣言可畏,唐善清虽可坦然面对,但她身边的人都不禁急了起来,最急的人,莫过于云明轩。
唐善清是怎样的人,他最清楚。
可当下他出头,定也会被人误认为是在替唐善清辩解。
于是,他想到了同样的办法。
赵家与太子可传播谣言,他一样可以。
而且,此事经过了唐善清的认同。
她不能坐以待毙一直被动的等着赵家与太子出手抹黑她。
先下手为强,她必须在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把握主动权。
丽妃的过去,她最清楚了。
比如当年给哪个美人下药,害死了哪个宫女,丽妃的那些恶性,金硕公主早已得知。
只不过这些事情都是秘密,都是百姓不得而知的事情,说出去也许会耐不住别人的细细思量。
所以,她把目标,对准的了太子。
就她所知,太子在忆相思曾有一个相好,不过在他登上太子之位入主东宫之后便就不再去忆相思风流快活。
唐善清想,要干,就必须必太子更狠。
他可以毁了她的名声,她一样也要毁了他的名声。
她乔装打扮,去了一趟忆相思。
这个地方她不是第一次来,所以也算是轻车熟路。
在老鸨的带领之下,她很容易就见到了那个被太子养在忆相思的姑娘。
很漂亮,比之忆相思的花魁还要漂亮几分,但可惜,太子为了他的太子之位,却能弃美人于不顾。
姑娘名叫秦蝶,擅长跳舞,曾也是忆相思的红牌,后被太子相中,便就可以不再出去接客而被养在闺中。
而被皇上连连斥责之后的太子行事也有所收敛,都察院暂时也抓不到他的鞭子。
所以唐善清也就只能这么僵持着转而去抓起了赵家的小辫子,丽妃在宫中,都察院的人要行事多有不利,但赵家却是在京城之中,有着那么一座醒目的宅子与那么一群嚣张跋扈的族人。
只是这些天逮住的都是小鱼小虾米,这点让唐善清心里得不到多大的慰藉。
赵兴这只老狐狸在赵家人连连落马之后行事也很是小心,绝不会让自己露了什么马脚有什么小辫子被都察院的人逮住。
群臣提防,都察院抓无可抓。
但总有那么一些人管不住自己的手脚顶风作案。
赵家的嚣张跋扈是多年累积下来的,不可能会一朝一夕改变,赵兴可以约束自己,但有些人他却约束不了。
而无孔不入的都察院,最有办法去逮着这些人的小辫子。
就说赵兴有一个弟弟名叫赵东在安州,赵东看上了一个民女,怎奈那民女不长眼死活是不愿从了他,一怒一冲动之下,他便就下手强抢了民女到了他的府上。
强抢民女,这可是土匪才做的勾当,此事赵东做得很隐秘,但还是被都察院逮住了马脚,于是,一道折子,就递到了皇上面前。
赵兴无来由的又是被皇上一顿臭骂。
这段时日的赵兴已经是除了吃饭睡觉上朝什么都不干了,但还是不断有屎盆子往他头上扣,这很他很是郁郁寡欢,再说他这弟弟也是平时骄纵惯了才会养就了这样跋扈的性子,他除了给自己抽两个耳光之外还真是什么都不能做。
赵兴什么都不做,那都察院的行动自然就快了,没两天,赵东就被带回了京城,被压入了大牢。
虽说都察院行事蛮横,但都是在抓到了别人的罪行之后才动手,百姓虽然惧怕,但也大多是为都察院叫好,都察院声望日益高涨,赵家连连受挫,丽妃在宫中很是难安。
当然最让她不安的,是这段时日皇上对她的态度。
皇上不像以往那般宠爱她了,这几日更是来都未来她的景宁宫,这在丽妃受宠的这十多年里是从来未有过的事情,而皇上对朝政的热忱,更是让她心慌与不解。
一旦她失宠,赵家会面临着什么恶劣的局面,这点她很清楚,现在赵家在都察院的行动之下名声日益丑败,一旦她真的失宠,那赵家的立足之地在哪?
在哪?
她想了一人。
想到了一个办法。
太子。
只要不出意外,太子就会是大靖下一任君主,只要赵家可以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那么赵家不单单风光在炎显年,更会成为两朝元老成为京城里永远永远的最大的望族。
太子,现在的太子,可算得是她的半个盟友。
只要,她用办法,使得太子与赵家搭上关系,怎么做?
丽妃想了想,觉得还是只能从唐善清身上下手,毕竟,赵家与太子两方在都察院查办贪污案的时候折损的人员最多。
有了这个想法,她令自己的心腹出了宫。
赵兴收到丽妃书信的时候正在为着都察院而烦心,一见到丽妃的书信,他顿时茅塞顿开,当下写了一张拜帖亲自去赵家库房里挑选了一件重礼之后他便就乘着轿子去了东宫。
都察院里,唐善清与云明轩正在商议着如何加大人手的问题,现在都察院暗哨太少在收取情报的时候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加大都察院势力的问题很是急迫。
云明轩的意思,是从三军挑选。
唐善清细细想了想,还是这个比较现实比较快。
她在军方也有几个熟人,在与云明轩商定之后她便就写了一封加密的书信命人送往了晋城。
聂奇连、宋明堂,她对这两人都有着恩情,现在自己不过是要些人,加上又有皇上的旨意,应该不难。
都察院的事务分摊在七个科目手中,而七个科目负责再整理交到云明轩和她的手中,其实大多的时间他们只需下达命令就行,忙碌的也就是在都察院建立的那段时期。
看完了今日一天的情报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之后,唐善清回了公主府。
比之充满着一股肃杀之气的都察院,公主府自然是让她觉得身心舒坦轻松许多。
皇上回心转意,这让唐善清很是庆幸,每天她的所作所为,她都会与金硕公主说上一遍,眼见所以事情都走上了正规,她就越来越为着某一件事情着急。
丽妃,无论是怎样,她必须死。
甚至,她想过让都察院的去投毒。
可最终,她还是决定用光明的手段,去审判丽妃与大靖的百姓揭露丽妃的罪行。
眼下,差的是一个证据。
她不会想到,现在丽妃,正把这个证据送到了她的面前。
后宫妃嫔,是不能干政的,丽妃用心狠毒想致唐善清与死地,就必须要承受一定的风险。
都察院的人,得知了这一点。
虽说不知丽妃会与太子之间会有什么行动,但以丽妃的性格定然也不会是什么光明的手段。
赵家与太子的走进在唐善清的意料之中。
丽妃需要除掉唐善清,太子需要除掉云明轩,两者之间关联着一个都察院,丽妃的依仗是赵家,太子与赵家的联合,没有意外。
太子的东宫与赵府,都察院的耳目都无法渗入到其中。
所以要知道两方的行动,就必须要等到他们有所动作。
唐善清没想到,他们的动作,居然这么快。
先前太子诬陷都察院不得,现在,居然又打起了这样的主意。
不过这次他也聪明了,知道凡事不能经过自己的手。
这次他动用的,是大靖的百姓。
何谓三人成虎,谣言可畏,他用的,就是谣言。
大靖虽民风开放,但还是一个讲求礼仪的地方。
关于唐善清,他们可以传出很多的谣言。
与女人相关最严密的,自然就是情事。
金硕公主之前与杜吉文有情眉来眼去,后与和番王子和亲被退婚,而与李家李非白走得又很是亲密,一个女人,不顾礼义廉耻,不讲妇道,这是大靖的百姓很是唾弃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京城的百姓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这些谣言一传出来对唐善清一个姑娘家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
没有一个女子,会不把自己的贞操名节放在第一位,没有一个女子,会坦然的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
但唐善清很平静,平静得不像一个女子。
就是李非白等人都在暗暗提他着急与人解释,她却像是无事人一般的进出都察院来往在都察院与公主府之间。
可她在坦然,也有必须要面对的那一天。
这些是太子与赵家人有意为之,就必要要让这些流言发挥最大的作用。
终于,在这些流言在民间市集传了三日之后,开始传到了朝堂,就是皇上,也在丽妃失言中得知了此事。
对此,皇上大怒,怒的不是民间传言的唐善清不守妇道,而是大怒这些造谣生事之人的不耻之心。
皇上袒护金硕公主,这是大靖百姓都知道,皇上越是愤怒,他们越觉得其中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和番王子的退婚,这次和番王子来大靖一月,听说与唐善清曾也是多次进进出出。
谣言可畏,唐善清虽可坦然面对,但她身边的人都不禁急了起来,最急的人,莫过于云明轩。
唐善清是怎样的人,他最清楚。
可当下他出头,定也会被人误认为是在替唐善清辩解。
于是,他想到了同样的办法。
赵家与太子可传播谣言,他一样可以。
而且,此事经过了唐善清的认同。
她不能坐以待毙一直被动的等着赵家与太子出手抹黑她。
先下手为强,她必须在谣言满天飞的时候把握主动权。
丽妃的过去,她最清楚了。
比如当年给哪个美人下药,害死了哪个宫女,丽妃的那些恶性,金硕公主早已得知。
只不过这些事情都是秘密,都是百姓不得而知的事情,说出去也许会耐不住别人的细细思量。
所以,她把目标,对准的了太子。
就她所知,太子在忆相思曾有一个相好,不过在他登上太子之位入主东宫之后便就不再去忆相思风流快活。
唐善清想,要干,就必须必太子更狠。
他可以毁了她的名声,她一样也要毁了他的名声。
她乔装打扮,去了一趟忆相思。
这个地方她不是第一次来,所以也算是轻车熟路。
在老鸨的带领之下,她很容易就见到了那个被太子养在忆相思的姑娘。
很漂亮,比之忆相思的花魁还要漂亮几分,但可惜,太子为了他的太子之位,却能弃美人于不顾。
姑娘名叫秦蝶,擅长跳舞,曾也是忆相思的红牌,后被太子相中,便就可以不再出去接客而被养在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