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回到娘家
不过戴小华没有听明白场长的话,只觉得场长这话让她很伤感。
想起从来到这里后,因为丈夫对她不好,这些不时向她投过来同情的目光的工友们就成了她心里最亲的亲人,当她被尹啸川和刘丽娇欺负的时候,是这些工友们帮她逃过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从场长屋里走出来,想起场长说“这辈子我们可能都没机会再见面了”,戴小华突然泪如雨下!
她捂着嘴一边哭一边往尹啸川的房间走,工友们都站在各自的家门口,看着戴小华一路哭着走,他们的心里都酸酸的。
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戴小华为什么哭,以为她是因为终于要离开这里了,想起了在这里所受的委屈而哭,大家都看着她,没有人说话,但他们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次日,大家都早早起来,送戴小华离开。
戴小华笑着向他们摇手,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但眼泪早已经模糊了她的视线。
尹啸川和戴小华往出走,尹啸川提着戴小华的行李,和去年来的时候,两人一路默默地走,不说一句话。
但他们的心境却和来的时候大不一样了,特别是戴小华,她此刻的心情之复杂,真的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上车的时候,尹啸川没有像来的时候那样不管戴小华,而是一直护着她,生怕有人挤着了她的肚子,上车后把她让在靠窗的位置,这样她不至于晕车。
两人虽然仍然不怎么交谈,但戴小华的心里却有一种安宁的感觉,她的心里甚至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没有刘丽娇的出现,尹啸川会不会对她好一些?
尹啸川只把戴小华送到h市,再送上到他们镇的班车,他就回w市了。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当然不可能跟戴小华一起回去。
班车开走了,尹啸川站了一会儿,转身搭车回w市,这时,他想起忘了给戴小华拿点钱。
戴小华到l镇上下车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这里到尹啸川的家要近得多,但她却不想回尹啸川的家。
算起来,她和尹啸川的父母就结婚的时候见过面,连话都没有说上几句,跟他们完全不熟悉,就算回到他家也和他们无话可说,她又不可能向他们告尹啸川的状。
万一尹啸川回来了,他父母说了她告状的事情,尹啸川又打她怎么办?
所以,戴小华此刻最盼望的,就是赶快回到娘家,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她想要好好跟他们诉说她所有的委屈。
戴小华向人打听了回娘家的近路,背着包匆匆往回走,走了不远,天色就完全黑了下来。
从小胆子就比较小的她这时候却什么也不怕,能够马上见到父母了的兴奋给她壮了胆,她一个人在黑夜里,在曲折的小路上匆匆前行!
戴小华回到家里已经深夜了,当她推开篱笆门的时候,家里的狗汪汪汪地叫起来,她喊了一声:“狗狗,别咬,是我,我回来了!”
戴兰兰夫妇已经睡了,被狗咬声惊醒,听见有人声,戴兰兰大声问:“哪个?”
戴小华走到门一边拍门一边喊:“妈!是我!我回来了!”
戴兰兰听出是戴小华的声音,忙推男人:“快起来开门,女子回来了,看是不是他们两个都回来了?”
说着,她也往起爬,一边穿衣服一边抱怨:“这么晚了才回来,硬是人家说的‘早不忙,夜心慌,半夜起来补裤裆。’”
戴兰兰出来的时候,戴父已经打开门把戴小华让了进来,戴兰兰忙伸手从戴小华手上接过行李包,一边打开看一边问:“给我买什么礼物了?”
戴小华看见父母,百感交集,喊了一声:“爸爸!妈!”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戴兰兰一见急了:“干什么?干什么?哪有出了嫁的女子一进娘家门就哭的道理?你这不是咒娘家要倒霉吗?”
戴小华在遥远的地方受了近一年的苦,每天在挨打受骂罚跪中熬着日月,想念父母,想念兄长,想念娘家的邻居亲朋,现在终于回来了,本来有满腹的委屈要向父母倾诉,但刚叫了这一声,掉下的眼泪就被母亲吼得急忙往回吞,再也不敢哭了。
戴父说戴兰兰:“唉,自己的女娃,这么久没见我们了,想我们才会哭,你怎么这样说她?”
“我说错了?”戴兰兰转头就冲着戴父吼:“这个家之所以这么穷,就是因为我招了你这么个没有出息的上门汉!做事不得行,你还这样不信,那样也不信!举头三尺有神灵,你看看哪家出了嫁的女子回娘家不是笑呵呵的?你还嫌我们这个家不够倒霉是不是?”
戴父是被妻子欺压惯了的,他只要没有站在妻子的同一个立场说话,就会被妻子骂得开不了口。
如果在平时,戴兰兰这样吵吵闹闹,他就不说了,但今天看见女儿远道回来,一见他们就哭,估计女儿心里有很多委屈,但妻子却不准女儿哭诉,他的心里自然不满,忍不住要为女儿多说几句。
“唉!你就少说几句吧,女子这么久才回来一次……”
“她这么久才回来一次有理?她现在嫁了工人,过好日子享清福去了,心里还有我这个妈吗?她过好日子,不帮扶娘家不说,大半年回来一次流眼抹泪地还咒娘家倒霉!人家养个女子都能巴到享福,我享到她半点福没有?”
戴兰兰把女儿嫁给一个工人,嘴里说是为了女儿好,让女儿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实际上她心里还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实惠。
她认为,女儿嫁个好人家,对方可以给他们家不少帮助。如果嫁进经济情况不好的农民家庭,对方不仅不能帮自己,女儿还会常常回来搜刮娘家的东西。
但是,戴小华嫁给尹啸川后,一去大半年没有音讯,别说尹家帮助他们,两家大人连面都没有见过。
看见别人家两亲家、亲家母走得亲亲热热的,戴兰兰打心眼里羡慕。
想起从来到这里后,因为丈夫对她不好,这些不时向她投过来同情的目光的工友们就成了她心里最亲的亲人,当她被尹啸川和刘丽娇欺负的时候,是这些工友们帮她逃过了一场又一场的灾难!
从场长屋里走出来,想起场长说“这辈子我们可能都没机会再见面了”,戴小华突然泪如雨下!
她捂着嘴一边哭一边往尹啸川的房间走,工友们都站在各自的家门口,看着戴小华一路哭着走,他们的心里都酸酸的。
他们也许并不知道戴小华为什么哭,以为她是因为终于要离开这里了,想起了在这里所受的委屈而哭,大家都看着她,没有人说话,但他们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次日,大家都早早起来,送戴小华离开。
戴小华笑着向他们摇手,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但眼泪早已经模糊了她的视线。
尹啸川和戴小华往出走,尹啸川提着戴小华的行李,和去年来的时候,两人一路默默地走,不说一句话。
但他们的心境却和来的时候大不一样了,特别是戴小华,她此刻的心情之复杂,真的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上车的时候,尹啸川没有像来的时候那样不管戴小华,而是一直护着她,生怕有人挤着了她的肚子,上车后把她让在靠窗的位置,这样她不至于晕车。
两人虽然仍然不怎么交谈,但戴小华的心里却有一种安宁的感觉,她的心里甚至冒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没有刘丽娇的出现,尹啸川会不会对她好一些?
尹啸川只把戴小华送到h市,再送上到他们镇的班车,他就回w市了。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当然不可能跟戴小华一起回去。
班车开走了,尹啸川站了一会儿,转身搭车回w市,这时,他想起忘了给戴小华拿点钱。
戴小华到l镇上下车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这里到尹啸川的家要近得多,但她却不想回尹啸川的家。
算起来,她和尹啸川的父母就结婚的时候见过面,连话都没有说上几句,跟他们完全不熟悉,就算回到他家也和他们无话可说,她又不可能向他们告尹啸川的状。
万一尹啸川回来了,他父母说了她告状的事情,尹啸川又打她怎么办?
所以,戴小华此刻最盼望的,就是赶快回到娘家,早一点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她想要好好跟他们诉说她所有的委屈。
戴小华向人打听了回娘家的近路,背着包匆匆往回走,走了不远,天色就完全黑了下来。
从小胆子就比较小的她这时候却什么也不怕,能够马上见到父母了的兴奋给她壮了胆,她一个人在黑夜里,在曲折的小路上匆匆前行!
戴小华回到家里已经深夜了,当她推开篱笆门的时候,家里的狗汪汪汪地叫起来,她喊了一声:“狗狗,别咬,是我,我回来了!”
戴兰兰夫妇已经睡了,被狗咬声惊醒,听见有人声,戴兰兰大声问:“哪个?”
戴小华走到门一边拍门一边喊:“妈!是我!我回来了!”
戴兰兰听出是戴小华的声音,忙推男人:“快起来开门,女子回来了,看是不是他们两个都回来了?”
说着,她也往起爬,一边穿衣服一边抱怨:“这么晚了才回来,硬是人家说的‘早不忙,夜心慌,半夜起来补裤裆。’”
戴兰兰出来的时候,戴父已经打开门把戴小华让了进来,戴兰兰忙伸手从戴小华手上接过行李包,一边打开看一边问:“给我买什么礼物了?”
戴小华看见父母,百感交集,喊了一声:“爸爸!妈!”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戴兰兰一见急了:“干什么?干什么?哪有出了嫁的女子一进娘家门就哭的道理?你这不是咒娘家要倒霉吗?”
戴小华在遥远的地方受了近一年的苦,每天在挨打受骂罚跪中熬着日月,想念父母,想念兄长,想念娘家的邻居亲朋,现在终于回来了,本来有满腹的委屈要向父母倾诉,但刚叫了这一声,掉下的眼泪就被母亲吼得急忙往回吞,再也不敢哭了。
戴父说戴兰兰:“唉,自己的女娃,这么久没见我们了,想我们才会哭,你怎么这样说她?”
“我说错了?”戴兰兰转头就冲着戴父吼:“这个家之所以这么穷,就是因为我招了你这么个没有出息的上门汉!做事不得行,你还这样不信,那样也不信!举头三尺有神灵,你看看哪家出了嫁的女子回娘家不是笑呵呵的?你还嫌我们这个家不够倒霉是不是?”
戴父是被妻子欺压惯了的,他只要没有站在妻子的同一个立场说话,就会被妻子骂得开不了口。
如果在平时,戴兰兰这样吵吵闹闹,他就不说了,但今天看见女儿远道回来,一见他们就哭,估计女儿心里有很多委屈,但妻子却不准女儿哭诉,他的心里自然不满,忍不住要为女儿多说几句。
“唉!你就少说几句吧,女子这么久才回来一次……”
“她这么久才回来一次有理?她现在嫁了工人,过好日子享清福去了,心里还有我这个妈吗?她过好日子,不帮扶娘家不说,大半年回来一次流眼抹泪地还咒娘家倒霉!人家养个女子都能巴到享福,我享到她半点福没有?”
戴兰兰把女儿嫁给一个工人,嘴里说是为了女儿好,让女儿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实际上她心里还是希望能得到一些实惠。
她认为,女儿嫁个好人家,对方可以给他们家不少帮助。如果嫁进经济情况不好的农民家庭,对方不仅不能帮自己,女儿还会常常回来搜刮娘家的东西。
但是,戴小华嫁给尹啸川后,一去大半年没有音讯,别说尹家帮助他们,两家大人连面都没有见过。
看见别人家两亲家、亲家母走得亲亲热热的,戴兰兰打心眼里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