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荆州士家的选择
  荆州襄阳中庐县一处最豪华的大院,院内会客大堂灯火通明,秋风从堂外吹过,带走了门前大杏树最后一片黄叶,只留下光秃秃的躯干。
  大堂之内,深夜未眠的大院两位主人,如同这杏树一般,他们并没有为刚刚丰收了杏果而高兴,而是商议着怎么迎接这个不寻常的冬季。
  长兄兼族长蒯良坐立不安,杯中茶水喝了一壶又一壶,茶叶被冲了无数遍,完全没有了味道还不自知,喝白开水喝出了啤酒的感觉。
  看着兄长将茶水当酒喝,以起到借酒消愁的作用,刚想轻泯一口这新茶的蒯越,没有了胃口:
  “兄长,杨家、习家虽继蔡、黄、庞之后,投向了曹卫将军,但并不表示我们就会被孤立起来,而且你担心曹性会针对蒯家,来个杀鸡儆猴也不过是你的猜想而已!
  据我所知,曹性可不是好杀之人!”
  “他还不是!日南!辽东!塞北!关西!哪里没有他留下的京观!广宗现在还有数万永不超生的孤魂,等待复仇呢!”
  蒯越无奈的摇摇头:
  “兄长,对于汉人,曹性从未有过残杀,倒是活人无数,哪怕对方曾经与他为敌。”
  有时候利益的纠纷往往会产生对一个人感官,而这先入为主的感官往往会影响你对对方的判断,
  蒯良就是被与曹性的不感冒,一味看贬对方,但这位被刘表称为“雍季之论”的蒯家家主,也并非庸才,准确的来说其才智不下一流,在比他更胜半筹的弟弟提醒下,他很快反应了过来。
  蒯良自己为自己倒上了一杯茶水,这次他没有浪费这珍贵的物品,而是轻泯一口,细细的回味口中的留香。
  兄弟两悠哉悠哉的喝完一壶茶叶之后,脸上变得如茶水般深邃的蒯良,语气已经听不出情绪,连对曹性的称呼都改去了藐称:
  “九江蒋干!
  如今身为太学祭酒的曹黄龙,麾下已经慢慢不缺文臣了,至于武将他更从未缺过!”
  蒯越眉头跳动了一下,点了点头:“黄、蔡、庞三大家及荆交豪强,必会跟曹家越走越近,又有杨、习二家加入,怎么还会缺文臣呢?
  兄长或许我们该适当的做出一些改变,以便情局明朗之时顺势而为!”
  “什么?异度那魁首那边……”
  蒯良的只说了一半,之后死死的盯着蒯越,等待他做出解释,或者说等待他做出决定。
  蒯良与蒯越真正拿主意的人,在此刻体现了出来。
  “兄长莫不是忘了杨家?”
  杨家有好几个,但最有名的还数三世三公的弘农杨家。
  而如今这地位仅次于袁家的杨家,走的就是时下士家最稳健的万世不衰之路。
  家主杨彪接受了朝廷的征召,出任了九卿大司农一职,名义上站在皇帝一方,儿子杨修做了曹性任的官,虽没有认主,但在别人眼中已经给他贴上了曹性的标签。
  家族主要人物嫡系子弟杨弘,成了袁术的长吏。
  不多不少,正好凑足了狡兔的三窟。
  另外的四世三公袁家相比杨家,也有过而无不及,袁家两位嫡系子弟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袁家的老一辈深居京城,出任丞相、三公。
  如果不出意外,不管哪一方胜利,家族的昌盛依旧不衰。
  袁家、杨家尚且,蒯家模仿一二又有何影响?
  如果曹性在此,绝对会忍不住点个赞,光光是时下这个时代,除了风头最盛的袁、杨,后起之秀最有名之列,如分任三国的诸葛亮三兄弟之家族、分任袁绍、曹操的荀彧、荀攸、荀谌之家族等等。
  倒是资本小的豪强之家,往往是举家投奔。
  看蒯良表情有些不乐意,作为亲弟弟,蒯越不能不管,开口耐心的解释:“兄长,杨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小小边陲荆州蒯家?”
  这个话题已经超越了蒯良的思维逻辑,只能凭借一流的智谋,本能的说出疑惑:
  “照你看,我们兄弟二人将由谁出任卫将军府?”
  蒯越露出欣慰的笑容,对着蒯良眨眨眼睛,蒯良露出了然之色。
  当问题超越自己自小养成的思维逻辑时,不仅没有崩溃、逃避、辩解,还能正面面对,并说中要点。
  在这个时候,已经体现出了蒯良的不平凡。
  蒯家小小数百口,能出两位不凡者,何其之幸?
  只此一点,在荆州足矣登上第二。
  至于第一嘛,有些变态了,虽然长得丑了点。
  公元三一一年初冬,曹性又多了个头衔,交州刺史兼领合浦太守。
  交州刺史朱符来到了荆州,接替空缺的荆州刺史,同时荆南名士赖恭,调入帝乡南阳,出任太守一职。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两人新官上任,庆典高升的宴席却放在作为曹性老巢的浈阳,浈阳逍遥楼,浈阳曹家所有成员都被请了过来。
  未过门的卫将军夫人、十二岁的黄月英,被推上了左首,紧在朱符之下,连主角之一的赖恭坐在她的下首。
  相比较没有与曹性相识的三年前,朱符更加的胖了,肥嘟嘟的脸整个都圆了,下巴的肥肉如同汽车修理厂码在一起的轮胎,笑起来连眼睛已经都看不见,活像一尊弥勒佛:
  “庞公!黄公!蔡、黄、杨、习家主!多谢你们能应约而来,还有蒯家主,你的到来真是意外之喜也!”
  这弦外之意就是,别人都是请过来,只有你不请自来。
  面对朱符的傲慢,蒯良气不打一处出,刚想发飙脑海里又回想起了蒯越的嘱托,这时黄月英又站了起来。
  “朱使君说的对,这真是意外之喜,可惜的是性哥哥不在,性哥哥可是常常提起蒯先生,说先生为荆州有数的大才也!一直对先生极为仰慕!”
  黄月英的话中气十足,听起来又仿佛极为遥远。
  只因为她那小小的脸庞,带着一个画着笑脸的口罩,声音透过口罩出来了的,产生了如此效果。
  据说自曹性在新楚县发明口罩以来,曾亲自为她设立了一款,如此看来正是这个笑脸口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