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8章 民国小事48
苏时坤瞪了他一眼,“嫂子,礼物是我们一早就准备好的;当初,本是要赶回来参加您和大哥的婚礼的,只是临时有些事情耽搁了,等我们忙完,婚礼日期都过去了。”
“对,港城那边也不安生,侵略军和各国都在那边有大使馆;咱们港城内部还有各种各样的帮派,势力分布混杂,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次冲突。”白怀瑜笑着直点头,附和的挺快。
封予肖喝着茶,“大嫂,您要是有时间就和大哥到港城来玩。”
白怀瑜眼睛发亮,“对,嫂子,您要是来,我们哥几个肯定带您和大哥好好玩;把港城的大街小巷,好吃的好玩的都玩一遍。”
“行,要是有机会,我们肯定去。”年青青点头应了。
徐景邑俊脸含笑,对他们几个说道:“港城那边的产业没问题吧?”
“没问题,港城那边的生意都扩展了;我们收下也养了不少人,我们都是边缘的生意人,因着我们手里的人数多,都是有枪炮的,他们不敢惹。我们碰触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更没心思和我们僵持;只,下面有些小势力有时候认不清现实,总想从我们手里抢地盘。”苏时坤说完,看向年青青,剩下的话都给咽了下去。
徐景邑看在眼里,“不用担心,你们嫂子不是不知事儿的人;都是自己人,说话随意。”
“好。”苏时坤松了口气,“大哥要是在港城就好了,我们兄弟几个一起,想来发展的会更好。”
“不急,时机未到。”
苏时坤端着茶杯的手稍顿,这话的意思是总有一天会去?三人嘴角轻勾,就连一直沉默的封予肖面上也有了微笑。他们都了解徐景邑,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不说,对一切前景都有规划。
三人在武家住了下来,对外就说是徐景邑在外面的生意伙伴,之前在外面经营生意认识的;多年下来,大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
山坳村的人自然也就知晓了武家的不同寻常,深刻认识到武家人的富裕和人脉,山坳村里的人多了不少谈资;同时,去武家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甚至有人还去武家打听外面的消息。
总的来说,山坳村民风淳朴,对外只是好奇心重而已;他们都知道外面兵荒马乱的,还不如他们这一片安稳。
这天,根据地的人又来做宣传搞活动,此次带队的不是再是以前的哪一个,换了个人,这个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但眼神很清正,浑身上下也有正气。
徐景邑找机会和他接触了一下,觉得这人还不错,至少是个正人君子,没什么花花肠子;接下来的几次都会和他多接触,宣传领头的人早就知道山坳村有一户姓武的人家,上面下了命令,多接触。
两人都有心试探相交,交谈起来默契十足,很快就成了朋友。
相熟之后,徐景邑就把白怀瑜等三兄弟介绍给了这位宣传的人认识;透露了一点他们手里有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事儿,果然,这人很快就汇报给了上级,汇报的消息直接送到了最高上级的桌上。
最高上级亲自接见了徐景邑,并且写下了一份墨宝和欠条,表示以后会还。
徐景邑接了墨宝欠条,却没将这句话放在心上;他梦中看到的那些东西不是假的,还不还的不重要,最重要的这些东西可以让他和青青即便在内地生活也能安然无忧。
事情谈妥,苏时坤并未在延安多加停留,临走之前一人给了徐云舟包了个大红包,一封红纸内装的是两封大洋。
武青松把人送走,年青青和徐景邑带着儿子回了窑洞,撕开红包打开细数一下才知道一封就有三十个大洋,两封就是六十个大洋;一人给了两封,这笔钱就不小,在平常人家,这些大洋足够一家七八口人过好多年了。
“时坤兄弟、予肖兄弟和怀瑜兄弟给的也太多了,他们来时就送了咱们儿子金银首饰和玉饰;如今倒好,走的时候还送大红封。”年青青叹了口气,“他们走的时候,我们就给了些干粮......这份情太重了。”
不说大洋的可使用价值,就说那些孩子用的金银首饰和玉饰就是一份大情。
徐景邑看了一眼,并未放在心上,“他们是云舟的叔叔,叔叔给侄子礼物是正常的,给他收着就是了;不用觉得心里有负担,总有一天能轮到我们送他们。”
年青青恍然大悟,轻勾唇角,“你说的也对,那这些我就放起来了;对了,在红封上面写下他们各自的名字,让儿子长大了也能知晓这些叔叔对他的疼爱。”
“行,我来写。”
徐景邑说干就干,取钢笔在红封上刷刷刷分别写下三人的名字。
年青青把他们送的礼物都收进一个柜子里锁起来,日后看着心里也有数,“等儿子记事了,这些事情都要和他说的,让他记得几位叔叔对他的好;日后别人送给儿子的东西也要统一记一记,我们不稀罕这些东西,但它们代表着各位长辈对儿子的好和疼惜,日后也要让他心里有数。”
“成吧,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徐景邑一耸肩,表示一切都听媳妇儿的;他觉得记录不记录都没事儿,不过,媳妇儿找事情做,他也不能拆台不是。
徐云舟趴在两口子身边玩脚丫子,眼睁睁看着母亲把东西锁进了柜子里,他不懂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因此,并未有什么反应。
日子不疾不徐的过着,山坳村迎来了春种,后方根据地里来了不部队的人帮忙耕种,促进军民情。
年青青有时候也想上去凑凑热闹,每次都被徐景邑给拦住了;不说耕种劳累,就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就舍不得妻子受那苦。
徐云舟一天一个样儿,两天不看到就能感觉又涨了一点;一晃五年过去,徐景邑将产业在延安这边扩张到了极致,港城那边的生意也没落下,有苏时坤三兄弟在,他们时不时的会写信联络。
“对,港城那边也不安生,侵略军和各国都在那边有大使馆;咱们港城内部还有各种各样的帮派,势力分布混杂,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次冲突。”白怀瑜笑着直点头,附和的挺快。
封予肖喝着茶,“大嫂,您要是有时间就和大哥到港城来玩。”
白怀瑜眼睛发亮,“对,嫂子,您要是来,我们哥几个肯定带您和大哥好好玩;把港城的大街小巷,好吃的好玩的都玩一遍。”
“行,要是有机会,我们肯定去。”年青青点头应了。
徐景邑俊脸含笑,对他们几个说道:“港城那边的产业没问题吧?”
“没问题,港城那边的生意都扩展了;我们收下也养了不少人,我们都是边缘的生意人,因着我们手里的人数多,都是有枪炮的,他们不敢惹。我们碰触不到他们的利益,他们更没心思和我们僵持;只,下面有些小势力有时候认不清现实,总想从我们手里抢地盘。”苏时坤说完,看向年青青,剩下的话都给咽了下去。
徐景邑看在眼里,“不用担心,你们嫂子不是不知事儿的人;都是自己人,说话随意。”
“好。”苏时坤松了口气,“大哥要是在港城就好了,我们兄弟几个一起,想来发展的会更好。”
“不急,时机未到。”
苏时坤端着茶杯的手稍顿,这话的意思是总有一天会去?三人嘴角轻勾,就连一直沉默的封予肖面上也有了微笑。他们都了解徐景邑,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不说,对一切前景都有规划。
三人在武家住了下来,对外就说是徐景邑在外面的生意伙伴,之前在外面经营生意认识的;多年下来,大家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合作关系。
山坳村的人自然也就知晓了武家的不同寻常,深刻认识到武家人的富裕和人脉,山坳村里的人多了不少谈资;同时,去武家的人也越发多了起来,甚至有人还去武家打听外面的消息。
总的来说,山坳村民风淳朴,对外只是好奇心重而已;他们都知道外面兵荒马乱的,还不如他们这一片安稳。
这天,根据地的人又来做宣传搞活动,此次带队的不是再是以前的哪一个,换了个人,这个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但眼神很清正,浑身上下也有正气。
徐景邑找机会和他接触了一下,觉得这人还不错,至少是个正人君子,没什么花花肠子;接下来的几次都会和他多接触,宣传领头的人早就知道山坳村有一户姓武的人家,上面下了命令,多接触。
两人都有心试探相交,交谈起来默契十足,很快就成了朋友。
相熟之后,徐景邑就把白怀瑜等三兄弟介绍给了这位宣传的人认识;透露了一点他们手里有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事儿,果然,这人很快就汇报给了上级,汇报的消息直接送到了最高上级的桌上。
最高上级亲自接见了徐景邑,并且写下了一份墨宝和欠条,表示以后会还。
徐景邑接了墨宝欠条,却没将这句话放在心上;他梦中看到的那些东西不是假的,还不还的不重要,最重要的这些东西可以让他和青青即便在内地生活也能安然无忧。
事情谈妥,苏时坤并未在延安多加停留,临走之前一人给了徐云舟包了个大红包,一封红纸内装的是两封大洋。
武青松把人送走,年青青和徐景邑带着儿子回了窑洞,撕开红包打开细数一下才知道一封就有三十个大洋,两封就是六十个大洋;一人给了两封,这笔钱就不小,在平常人家,这些大洋足够一家七八口人过好多年了。
“时坤兄弟、予肖兄弟和怀瑜兄弟给的也太多了,他们来时就送了咱们儿子金银首饰和玉饰;如今倒好,走的时候还送大红封。”年青青叹了口气,“他们走的时候,我们就给了些干粮......这份情太重了。”
不说大洋的可使用价值,就说那些孩子用的金银首饰和玉饰就是一份大情。
徐景邑看了一眼,并未放在心上,“他们是云舟的叔叔,叔叔给侄子礼物是正常的,给他收着就是了;不用觉得心里有负担,总有一天能轮到我们送他们。”
年青青恍然大悟,轻勾唇角,“你说的也对,那这些我就放起来了;对了,在红封上面写下他们各自的名字,让儿子长大了也能知晓这些叔叔对他的疼爱。”
“行,我来写。”
徐景邑说干就干,取钢笔在红封上刷刷刷分别写下三人的名字。
年青青把他们送的礼物都收进一个柜子里锁起来,日后看着心里也有数,“等儿子记事了,这些事情都要和他说的,让他记得几位叔叔对他的好;日后别人送给儿子的东西也要统一记一记,我们不稀罕这些东西,但它们代表着各位长辈对儿子的好和疼惜,日后也要让他心里有数。”
“成吧,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徐景邑一耸肩,表示一切都听媳妇儿的;他觉得记录不记录都没事儿,不过,媳妇儿找事情做,他也不能拆台不是。
徐云舟趴在两口子身边玩脚丫子,眼睁睁看着母亲把东西锁进了柜子里,他不懂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因此,并未有什么反应。
日子不疾不徐的过着,山坳村迎来了春种,后方根据地里来了不部队的人帮忙耕种,促进军民情。
年青青有时候也想上去凑凑热闹,每次都被徐景邑给拦住了;不说耕种劳累,就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就舍不得妻子受那苦。
徐云舟一天一个样儿,两天不看到就能感觉又涨了一点;一晃五年过去,徐景邑将产业在延安这边扩张到了极致,港城那边的生意也没落下,有苏时坤三兄弟在,他们时不时的会写信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