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唐第一夜
“殿下,吃点东西吧,这是刚让人去附近市集上买的。”
夜晚下的渭河南岸格外宁静,出了白天的事,晚上休息的防卫工作田令孜就更加上心,把自己的亲信将领以及他们的士兵布置在内围,其他人则是在外围戒备。
经过一天的赶路,众人也都疲惫不堪,围坐在火堆旁,各自休息着。即便是之前逃难也不忘寻欢作乐的李儇在经过白天的事后,也都没了兴致,旁边两个妃嫔也少了很多话,显然也都被吓到了。
李晔去问候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马车旁边,旁边的张公公则是连忙从马车上拿出吃的。
看到自家王爷看着手上的大肉饼发呆,张公公有些慌张的解释着,“殿下恕罪,我们这是逃难,买不到什么好东西,只能用这个暂时将就一下。等到了成都府,就会好很多。”
“没事,这个挺好的。”
李晔摇了摇头,他不是因为这个吃的太简单而发呆,而是第一次看到唐朝的肉饼,觉得有些奇怪。而且他这个其实也不算简单,其他人吃的更简单,就是一张薄饼,然后加点其他的就和着。
“张公公,小月,小英,坐下吃吧!”
“奴才(奴婢)不敢!”
“坐下吧,在外面不用这么讲究。”
“是,谢殿下!”
“小月,把这些饼子都分了,我。。。孤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对于这个称呼,李晔一直改不过来,众人都这么叫,他一个人用另类的叫法,就有些格格不入。为了入乡随俗,他只能尽力改变自己在称呼上面的习惯。
“谢殿下!”
李晔周围的人都是他王府的人,公公有两个,宫女两个,还有王府长史和一个小厮,剩下十个侍卫。
两个公公就是眼前的张公公和赶马车的小太监。张公公全名叫张威,名字听着不错,不过就是失去了作为男人的器物,说白了也就是可怜人。从之前的询问中得知,张公公大约在10岁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进的宫,在李晔开府后就负责伺候李晔。赶马车的小太监姓王,叫王成,年龄只比李晔大6岁,今年才20岁,也服侍李晔没多久。其实李晔之前身边有几个跟随多年的太监,不过死于宦官内斗。
不要小瞧了这个时候的宦官,唐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都是由宦官册立,包括李儇也是,历史上的唐昭宗也是。
两个宫女自然就是小月和小英两人。
寿王府的长史姓裴,全名裴荣,出自闻喜裴氏家族,乾符年间进士,今年35岁。小厮叫赵恺,今年17岁。
剩下的十个侍卫则是李儇在李晔开府时配的那些王府卫队中的一部分。
为首的卫队长叫李洪,当然其并不是宗室,原本其也不姓李。李洪的祖上曾经是神策军的将军,因为立下大功被赐皇姓,不过到了李洪这一代,因为神策军已经被宦官把持,其不愿同流合污,就被踢出了神策军,打发到寿王府担任王府的亲兵统领。
之前那一箭就是对方射出,当然对方并没有因为这一箭而立功,反而被田令孜污蔑不顾圣上安危,有着李晔求情,李洪这才没被责罚,这也让李晔对田令孜等权宦更加厌恶。
李洪是武将世家,虽然现在没落,但是武艺却没有落下,精通骑射,而且擅长使槊。只不过因为这次出逃匆忙,放在家里的那根祖传马槊并没有带上,就连身上的铠甲也只是普通的山文锁子甲,而不是他祖上流传下来的明光铠。
李洪长相并不好看,属于脱下盔甲混在人群中都找不到的那种人。不过其身高还算高,身高六尺,身材魁梧,按照李晔的想象,这种人应该适合征战沙场,而不是担任一个王府亲兵队长。
“李洪,你是在担心你的家人吗?”
看着李洪在那默默吃着东西,眉宇间带着一丝忧愁,联想到对方已经成家,李晔便有此一问。
“请殿下恕罪!”听到李晔的‘质问’,李洪连忙半跪在地上请罪,生怕李晔借题发挥。
“起来吧,想念家人有什么错?不过现在长安城应该已经被叛军占领,就算是你回去也没用,相信黄巢那厮已经想着称帝了吧?”李晔自嘲道。
“他敢,这是大唐的天下,他一个私盐贩子若是敢称帝,各方藩镇将领不会容他的。”听到黄巢要称帝,裴荣顿时义愤填膺,大有立马回去跟黄巢大干一场的冲动,即便他只是一个文人。
旁边的李洪也神色激动,暂时忘记了家人的处境,显然不相信黄巢有这么大的胆子。
“藩镇?要是藩镇心里还有朝廷,黄巢这厮,怎能打到长安?藩镇不除,大唐将不再是大唐。”李晔讽刺道,不过声音压得很低,并不想被王府意外的人听到。
为什么历史上农民起义大多失败,那是有原因的,成功的估计也就朱元璋,刘邦其实都不算农民。无论是陈胜吴广、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唐末的黄巢之乱,明末的李自成等人。
因为格局的原因,他们很容易犯错误。就像黄巢,要是不着急称帝,而是派兵追杀逃跑的僖宗等人,然后作用长安等关中之地,扶持傀儡皇室,未尝不能问鼎天下。可惜,历史上其攻入长安后,就被长安的繁华所吸引,根本就没打算去追逃跑的僖宗,而是忙着称帝和劫掠财宝。可以说黄巢还是把自己的部队当作流军一般对待,对长安等地如此劫掠,关中的人更不可能支持黄巢,待唐朝流亡朝廷缓过气来,有大把的人愿意来勤王。
之所以一开始各路节度使按兵不动,是以为僖宗死了或者被俘。在得知僖宗平安无事,都想通过勤王来获得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虽然朝廷对关东地区的掌控已经力不从心,但毕竟唐朝还没亡,朝廷还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中心。
等到了朱温这个杀猪匠起来,唐朝才真的离灭亡不远了,不过此时朱温应该还在黄巢军中任职吧。
“可是藩镇不是想除就能除的,陛下现在。。。。。”说到这里,裴荣就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不过李晔的表现倒是让他有些意外,之前的李晔可不是这种表现。或许是这场变故,让李晔这个皇族亲王成熟了不少,如果要是对方担任皇帝,会不会比不远处那位要好很多?
裴荣也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到了,抬头看了一眼面孔稚嫩的李晔,心里叹了口气。想要改变目前朝廷颓势,不仅仅是要解决藩镇,还要整顿权宦势力,可这两样都不是容易的事,不然朝廷怎么会任由藩镇和权宦势力发展下去?
这一晚李晔是带着很多问题睡下的,睡觉前,他想了很多,怎么改变局势,怎么改变自身的处境,不在颠沛流离。按照历史依靠权宦继位,还是其他道路?
最后想来想去,李晔就发现一个问题,自己年龄太小,而且没权没势,想那么多都是徒然。于是在胡思乱想中,李晔在这个渭河南岸的荒郊野外渡过了他在这个时空第一个夜晚。
夜晚下的渭河南岸格外宁静,出了白天的事,晚上休息的防卫工作田令孜就更加上心,把自己的亲信将领以及他们的士兵布置在内围,其他人则是在外围戒备。
经过一天的赶路,众人也都疲惫不堪,围坐在火堆旁,各自休息着。即便是之前逃难也不忘寻欢作乐的李儇在经过白天的事后,也都没了兴致,旁边两个妃嫔也少了很多话,显然也都被吓到了。
李晔去问候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马车旁边,旁边的张公公则是连忙从马车上拿出吃的。
看到自家王爷看着手上的大肉饼发呆,张公公有些慌张的解释着,“殿下恕罪,我们这是逃难,买不到什么好东西,只能用这个暂时将就一下。等到了成都府,就会好很多。”
“没事,这个挺好的。”
李晔摇了摇头,他不是因为这个吃的太简单而发呆,而是第一次看到唐朝的肉饼,觉得有些奇怪。而且他这个其实也不算简单,其他人吃的更简单,就是一张薄饼,然后加点其他的就和着。
“张公公,小月,小英,坐下吃吧!”
“奴才(奴婢)不敢!”
“坐下吧,在外面不用这么讲究。”
“是,谢殿下!”
“小月,把这些饼子都分了,我。。。孤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对于这个称呼,李晔一直改不过来,众人都这么叫,他一个人用另类的叫法,就有些格格不入。为了入乡随俗,他只能尽力改变自己在称呼上面的习惯。
“谢殿下!”
李晔周围的人都是他王府的人,公公有两个,宫女两个,还有王府长史和一个小厮,剩下十个侍卫。
两个公公就是眼前的张公公和赶马车的小太监。张公公全名叫张威,名字听着不错,不过就是失去了作为男人的器物,说白了也就是可怜人。从之前的询问中得知,张公公大约在10岁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进的宫,在李晔开府后就负责伺候李晔。赶马车的小太监姓王,叫王成,年龄只比李晔大6岁,今年才20岁,也服侍李晔没多久。其实李晔之前身边有几个跟随多年的太监,不过死于宦官内斗。
不要小瞧了这个时候的宦官,唐朝中后期的皇帝,大多都是由宦官册立,包括李儇也是,历史上的唐昭宗也是。
两个宫女自然就是小月和小英两人。
寿王府的长史姓裴,全名裴荣,出自闻喜裴氏家族,乾符年间进士,今年35岁。小厮叫赵恺,今年17岁。
剩下的十个侍卫则是李儇在李晔开府时配的那些王府卫队中的一部分。
为首的卫队长叫李洪,当然其并不是宗室,原本其也不姓李。李洪的祖上曾经是神策军的将军,因为立下大功被赐皇姓,不过到了李洪这一代,因为神策军已经被宦官把持,其不愿同流合污,就被踢出了神策军,打发到寿王府担任王府的亲兵统领。
之前那一箭就是对方射出,当然对方并没有因为这一箭而立功,反而被田令孜污蔑不顾圣上安危,有着李晔求情,李洪这才没被责罚,这也让李晔对田令孜等权宦更加厌恶。
李洪是武将世家,虽然现在没落,但是武艺却没有落下,精通骑射,而且擅长使槊。只不过因为这次出逃匆忙,放在家里的那根祖传马槊并没有带上,就连身上的铠甲也只是普通的山文锁子甲,而不是他祖上流传下来的明光铠。
李洪长相并不好看,属于脱下盔甲混在人群中都找不到的那种人。不过其身高还算高,身高六尺,身材魁梧,按照李晔的想象,这种人应该适合征战沙场,而不是担任一个王府亲兵队长。
“李洪,你是在担心你的家人吗?”
看着李洪在那默默吃着东西,眉宇间带着一丝忧愁,联想到对方已经成家,李晔便有此一问。
“请殿下恕罪!”听到李晔的‘质问’,李洪连忙半跪在地上请罪,生怕李晔借题发挥。
“起来吧,想念家人有什么错?不过现在长安城应该已经被叛军占领,就算是你回去也没用,相信黄巢那厮已经想着称帝了吧?”李晔自嘲道。
“他敢,这是大唐的天下,他一个私盐贩子若是敢称帝,各方藩镇将领不会容他的。”听到黄巢要称帝,裴荣顿时义愤填膺,大有立马回去跟黄巢大干一场的冲动,即便他只是一个文人。
旁边的李洪也神色激动,暂时忘记了家人的处境,显然不相信黄巢有这么大的胆子。
“藩镇?要是藩镇心里还有朝廷,黄巢这厮,怎能打到长安?藩镇不除,大唐将不再是大唐。”李晔讽刺道,不过声音压得很低,并不想被王府意外的人听到。
为什么历史上农民起义大多失败,那是有原因的,成功的估计也就朱元璋,刘邦其实都不算农民。无论是陈胜吴广、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唐末的黄巢之乱,明末的李自成等人。
因为格局的原因,他们很容易犯错误。就像黄巢,要是不着急称帝,而是派兵追杀逃跑的僖宗等人,然后作用长安等关中之地,扶持傀儡皇室,未尝不能问鼎天下。可惜,历史上其攻入长安后,就被长安的繁华所吸引,根本就没打算去追逃跑的僖宗,而是忙着称帝和劫掠财宝。可以说黄巢还是把自己的部队当作流军一般对待,对长安等地如此劫掠,关中的人更不可能支持黄巢,待唐朝流亡朝廷缓过气来,有大把的人愿意来勤王。
之所以一开始各路节度使按兵不动,是以为僖宗死了或者被俘。在得知僖宗平安无事,都想通过勤王来获得更大的权力和更高的地位,虽然朝廷对关东地区的掌控已经力不从心,但毕竟唐朝还没亡,朝廷还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中心。
等到了朱温这个杀猪匠起来,唐朝才真的离灭亡不远了,不过此时朱温应该还在黄巢军中任职吧。
“可是藩镇不是想除就能除的,陛下现在。。。。。”说到这里,裴荣就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不过李晔的表现倒是让他有些意外,之前的李晔可不是这种表现。或许是这场变故,让李晔这个皇族亲王成熟了不少,如果要是对方担任皇帝,会不会比不远处那位要好很多?
裴荣也被自己这个想法吓到了,抬头看了一眼面孔稚嫩的李晔,心里叹了口气。想要改变目前朝廷颓势,不仅仅是要解决藩镇,还要整顿权宦势力,可这两样都不是容易的事,不然朝廷怎么会任由藩镇和权宦势力发展下去?
这一晚李晔是带着很多问题睡下的,睡觉前,他想了很多,怎么改变局势,怎么改变自身的处境,不在颠沛流离。按照历史依靠权宦继位,还是其他道路?
最后想来想去,李晔就发现一个问题,自己年龄太小,而且没权没势,想那么多都是徒然。于是在胡思乱想中,李晔在这个渭河南岸的荒郊野外渡过了他在这个时空第一个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