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造势(二)
过了几日,天子召陆掌院进移清殿。
陆迟低声笑道:“莫编纂已经应下了。我本想免了他的差事,让他专心写话本。他自己觉得这样太过惹眼,不太好。反正他差事本来就清闲,时间也多的很。”
盛鸿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莫编纂,在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名次不算高,也在二榜之列。没曾想,这么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年轻人,竟是难得的人才。
别看读书识字的人都能写话本,将话本写得通俗浅白精彩好看可不容易。
借着话本,将阿萝入朝听政之事在百姓中传播开来,也算是为将来立阿萝为储君造势。百姓们接受度高,日后立储之事也能更平稳顺遂。
盛鸿将此事交给了陆迟,略略问了几句,便不再过问。
倒是莫编纂,委实是奇才。熬了几日几夜,便写出了《女将军传》。不用想也知道,这个话本是以蜀兵统领廉将军为原型。
以女子之身进军营,以高超的武艺折服军营里一众粗糙的军汉,以精妙的兵法训练军士。将蜀兵练成大齐数一数二的精兵。率领蜀兵一举平定藩乱……
如此精彩的人生,无需多加编造渲染,已是一段传奇。
陆迟看了莫编纂写出来的话本,也觉心神激荡,暗中命人安排印成书册。不到半个月,《女将军传》便在京城流传开来,然后迅速传出京城。
比起去年红极一时的《蜀女传》,《女将军传》更加跌宕起伏,更扣人心弦。被戏班子改为戏曲后,也成了众人百看不厌的精彩好戏。
……
《女将军传》红极一时,自然也传进了宫里。
谢明曦特意仔细看了一回,看完后,也觉这位莫编纂是个妙人。正经的两榜进士翰林编纂,写起这等通俗热血的话本来,竟极有天分。
顾山长也看了话本,在谢明曦面前笑着叹道:“三十年前,莲池书院刚刚设立,闺阁千金们方有出门读书的机会。过了几年,女子读书才渐渐成了风气。再至后来,普通百姓家的女儿也能读书识字了。”
“没想到,今时今日,以女子为主角的话本流传得这般广。可见世风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了许多。”
顾山长满面欣慰喜悦。
谢明曦也笑了起来:“是啊!世间所有事,都不是一成不变。只要有心,只要用心,总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师徒两个,相视而笑。
顾山长想了想,低声问道:“明曦,这个写了《蜀女传》《女将军传》的,到底是何人?《蜀女传》去年红遍大齐,今年又冒了《女将军传》出来。我总觉得有些奇怪。倒像是有人故意为之。”
师父果然还是这么敏锐。
谢明曦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过一段时日,《书院山长传》就要出来了。到时候,师父不妨仔细读一读,定是很有趣味的。”
“对了,以后还会有《皇后传》《帝女传》,还会有许多以诸多出色女子为原型的话本。师父就等着瞧热闹吧!”
顾山长:“……”
顾山长哑口无言,看了谢明曦许久,才道:“这是谁想出来的法子?”
谢明曦淡淡一笑:“《蜀女传》流传极广,我知道之后,便和盛鸿商议出了这个办法。”
立储是国朝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精心谋划,徐徐图之。
顾山长想了想,笑道:“这确实是个好法子。”顿了片刻,又笑道:“也不知姝媛在蜀地,有没有看到这本《女将军传》。”
“师父这就不必操心了。”谢明曦笑着调侃:“周统领早已买了百余本,命人快马送去蜀地了。”
这对夫妇,一个是天子亲兵统领,一个是蜀兵将领。平日里各居一方。每年能相守的日子不会超过半个月。感情却颇为深厚,丝毫不逊于年轻夫妻。一个月里至少也通信三回。
《女将军传》一出,最自得最骄傲的人,非周全莫属。
周全自掏腰包,买了一摞话本回来,亲朋好友送了个遍。就连谢明曦手中这本,也是周全让魏公公送来的。
顾山长听了也觉有趣,笑道:“当日他们两个成亲的时候,不知多少人在背后说风凉话说酸话。还有人断言,夫妻两个定会以和离收场。”
不过,人家夫妻两个的感情一直都好的很。那些想看笑话的人,注定是要失望了。
……
说笑片刻,顾山长问起了阿萝上朝的情形:“阿萝入朝也快两个月了!朝堂里情形如何?有没有不消停不安分的?”
谢明曦淡淡道:“在朝堂上无人敢胡言乱语,私下里非议总是有的。总得让朝臣们有个缓冲接受的时间。”
阿萝在移清殿里待了一年,一众重臣们勉强适应了。现在阿萝进了金銮殿,面对的是京城文武百官,还有一堆亲王郡王藩王皇亲贵族之流。
阿萝适应的很,不过,众臣显然还没怎么适应。
顾山长低声道:“总之,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立储之事,再过两年也无妨。”
谢明曦笑着点点头。
阿萝正是年少气盛意气风发之龄,硬生生地修炼低调隐忍冷静镇定,着实不易。
顾山长心疼阿萝,少不得唏嘘感怀几句。
谢明曦不以为意,淡淡说道:“这算不得什么辛苦。若能这点都忍不了撑不住,她还做什么储君。”
总之,亲娘冷酷如冰。
顾山长略有些不满地瞥了谢明曦一眼:“你呀,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太过犀利。对自己的女儿,也这般刻薄。阿萝哪里像你亲生闺女,倒像是半路捡来的。听政学习也是一桩辛苦的事。以后阿萝回来,你也别总是训斥数落她,多多鼓励才是。”
谢明曦被顾山长一通数落,无奈又好笑地应道:“是是是,师父说的都对。”
所谓一物降一物。
谢明曦口舌再犀利,遇到顾山长也只有退让投降的份。
湘蕙满脸喜色地走了进来:“启禀皇后娘娘,春闱放榜了。”
陆迟低声笑道:“莫编纂已经应下了。我本想免了他的差事,让他专心写话本。他自己觉得这样太过惹眼,不太好。反正他差事本来就清闲,时间也多的很。”
盛鸿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莫编纂,在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名次不算高,也在二榜之列。没曾想,这么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年轻人,竟是难得的人才。
别看读书识字的人都能写话本,将话本写得通俗浅白精彩好看可不容易。
借着话本,将阿萝入朝听政之事在百姓中传播开来,也算是为将来立阿萝为储君造势。百姓们接受度高,日后立储之事也能更平稳顺遂。
盛鸿将此事交给了陆迟,略略问了几句,便不再过问。
倒是莫编纂,委实是奇才。熬了几日几夜,便写出了《女将军传》。不用想也知道,这个话本是以蜀兵统领廉将军为原型。
以女子之身进军营,以高超的武艺折服军营里一众粗糙的军汉,以精妙的兵法训练军士。将蜀兵练成大齐数一数二的精兵。率领蜀兵一举平定藩乱……
如此精彩的人生,无需多加编造渲染,已是一段传奇。
陆迟看了莫编纂写出来的话本,也觉心神激荡,暗中命人安排印成书册。不到半个月,《女将军传》便在京城流传开来,然后迅速传出京城。
比起去年红极一时的《蜀女传》,《女将军传》更加跌宕起伏,更扣人心弦。被戏班子改为戏曲后,也成了众人百看不厌的精彩好戏。
……
《女将军传》红极一时,自然也传进了宫里。
谢明曦特意仔细看了一回,看完后,也觉这位莫编纂是个妙人。正经的两榜进士翰林编纂,写起这等通俗热血的话本来,竟极有天分。
顾山长也看了话本,在谢明曦面前笑着叹道:“三十年前,莲池书院刚刚设立,闺阁千金们方有出门读书的机会。过了几年,女子读书才渐渐成了风气。再至后来,普通百姓家的女儿也能读书识字了。”
“没想到,今时今日,以女子为主角的话本流传得这般广。可见世风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了许多。”
顾山长满面欣慰喜悦。
谢明曦也笑了起来:“是啊!世间所有事,都不是一成不变。只要有心,只要用心,总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师徒两个,相视而笑。
顾山长想了想,低声问道:“明曦,这个写了《蜀女传》《女将军传》的,到底是何人?《蜀女传》去年红遍大齐,今年又冒了《女将军传》出来。我总觉得有些奇怪。倒像是有人故意为之。”
师父果然还是这么敏锐。
谢明曦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过一段时日,《书院山长传》就要出来了。到时候,师父不妨仔细读一读,定是很有趣味的。”
“对了,以后还会有《皇后传》《帝女传》,还会有许多以诸多出色女子为原型的话本。师父就等着瞧热闹吧!”
顾山长:“……”
顾山长哑口无言,看了谢明曦许久,才道:“这是谁想出来的法子?”
谢明曦淡淡一笑:“《蜀女传》流传极广,我知道之后,便和盛鸿商议出了这个办法。”
立储是国朝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精心谋划,徐徐图之。
顾山长想了想,笑道:“这确实是个好法子。”顿了片刻,又笑道:“也不知姝媛在蜀地,有没有看到这本《女将军传》。”
“师父这就不必操心了。”谢明曦笑着调侃:“周统领早已买了百余本,命人快马送去蜀地了。”
这对夫妇,一个是天子亲兵统领,一个是蜀兵将领。平日里各居一方。每年能相守的日子不会超过半个月。感情却颇为深厚,丝毫不逊于年轻夫妻。一个月里至少也通信三回。
《女将军传》一出,最自得最骄傲的人,非周全莫属。
周全自掏腰包,买了一摞话本回来,亲朋好友送了个遍。就连谢明曦手中这本,也是周全让魏公公送来的。
顾山长听了也觉有趣,笑道:“当日他们两个成亲的时候,不知多少人在背后说风凉话说酸话。还有人断言,夫妻两个定会以和离收场。”
不过,人家夫妻两个的感情一直都好的很。那些想看笑话的人,注定是要失望了。
……
说笑片刻,顾山长问起了阿萝上朝的情形:“阿萝入朝也快两个月了!朝堂里情形如何?有没有不消停不安分的?”
谢明曦淡淡道:“在朝堂上无人敢胡言乱语,私下里非议总是有的。总得让朝臣们有个缓冲接受的时间。”
阿萝在移清殿里待了一年,一众重臣们勉强适应了。现在阿萝进了金銮殿,面对的是京城文武百官,还有一堆亲王郡王藩王皇亲贵族之流。
阿萝适应的很,不过,众臣显然还没怎么适应。
顾山长低声道:“总之,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立储之事,再过两年也无妨。”
谢明曦笑着点点头。
阿萝正是年少气盛意气风发之龄,硬生生地修炼低调隐忍冷静镇定,着实不易。
顾山长心疼阿萝,少不得唏嘘感怀几句。
谢明曦不以为意,淡淡说道:“这算不得什么辛苦。若能这点都忍不了撑不住,她还做什么储君。”
总之,亲娘冷酷如冰。
顾山长略有些不满地瞥了谢明曦一眼:“你呀,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太过犀利。对自己的女儿,也这般刻薄。阿萝哪里像你亲生闺女,倒像是半路捡来的。听政学习也是一桩辛苦的事。以后阿萝回来,你也别总是训斥数落她,多多鼓励才是。”
谢明曦被顾山长一通数落,无奈又好笑地应道:“是是是,师父说的都对。”
所谓一物降一物。
谢明曦口舌再犀利,遇到顾山长也只有退让投降的份。
湘蕙满脸喜色地走了进来:“启禀皇后娘娘,春闱放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