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5
夜间,七点。
今天伦敦没有下雨。
玛丽与厄尔森律师抵达旅店,老奥利弗夫妇刚刚吃好晚饭,只见女佣收拾餐盘从屋里走出来。
中年丧子的夫妇两人应是胃口不佳。
晚餐的食物没有清盘,其中有一碗蔬菜浓汤几乎没有动过。
玛丽与女佣擦肩而过,扫了一眼汤碗,蔬菜大杂烩包括了蚕豆。
一个半小时前,奥利弗的同事a就提过,蚕豆的味道并不合老奥利弗夫人的口味。
“两位,是乔治教授请来继续调查的?”
老奥利弗先生没有想到会有访客,而听说来因后并没有拒绝配合查案,但不便在旅店内谈话。他拿起一串钥匙,“还请随我一起去本的住所,想来你们也需要观察一下情况。”
本,死者本·奥利弗的名字。
老奥利弗叫出儿子的名字,难掩着沉重伤痛。
老奥利弗夫人的状态更不好,勉强吃了点晚餐并没有精力和来访者说话。说了几句失礼抱歉的话,则被家仆扶到了内室。
这也是老奥利弗提议去别处交谈的原因。
等三人出了旅店,老奥利弗才开口提及详情。
“实不相瞒,我原本也有打算请人继续调查的意愿,杀人嫌犯彼得死得太快了,都没交代清楚具体作案过程。
但两位应该发现我的妻子珍妮因此事备受打击,哎,但她执意要来市内一起收拾本的遗物。我也不能阻拦,这种事不会有第二次。非常感谢两位的到来,让我免去了再去寻找靠谱的侦探。”
“请节哀。”
厄尔森律师不擅于安慰人,只能快速进入调查正题,“您是奥利弗的父亲,有没有听说过他与谁结仇?”
老奥利弗不停摇头,“从没有过。我了解本,他从来没有卷入过纷争中。”
“那么您呢?您与谁有过矛盾吗?”
玛丽不相信巧合,至少在全面排查前不能将奥利弗之死视为冲动性被劫财。
她的问题对于失去儿子的父亲显得有些冷酷,“您能确定您的妻子、以及奥利弗的兄弟姐妹都没有引来死神?”
“当然没有!”
老奥利弗拔高了声音,压抑着被质疑的怒意。“我的妻子、孩子们都很善良,我们从不与人结怨,怎么可能招致报复,更不可能因此让本被杀害!”
玛丽无视了老奥利弗的怒气,语气冷静,“那就请仔细回想这些年你们都与哪些人有过接触。尽可能全部说出来,请不要自行判断那些人是善或恶。”
老奥利弗板着一张脸回忆,一直以来的生活都很简单。如同英国的其他乡绅,家中主要收入来源是祖辈传下来的土地。
“大概二十六年前,我还会出海做些生意,买卖豆类作物。不过,本出生之后,我留在小镇做起治安官,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本·奥利弗出生时,他的父亲并没能赶回家。
老奥利弗因为海上风暴不得不延迟返航,回到家就发现妻子身体虚弱,后怕地得知这一次珍妮遭遇难产。
幸亏上帝保佑,最后母子都好好活了下来。
这里也就必须提一句,老奥利弗本来没想再要第五个孩子,但珍妮在四十岁时意外怀孕了。
哪怕英国对于合法堕胎的条件严苛,但也总有掩人耳目成功的办法。偏偏医生给出了诊断,对于珍妮如果选择人工流产危险更大。
“上帝保佑,小托尼平安降生了,珍妮没有再遭遇难产。”
老奥利弗因此更加坚信要与人为善,而且也投身到慈善事业中,相信这会为家族带来幸运。
五年前,三个女儿先后出嫁,本·奥利弗大学毕业留在伦敦做公务员。
老奥利弗彻底退休,他和妻子珍妮,带着小儿子托尼住在伦敦远郊过着悠闲的生活。每个月来市内一两次,听音乐剧或观看展览。
玛丽听完描述,从已知情况来看,奥利弗一家人都过得很和乐。“我需要一份详细清单,你们参加了哪一些娱乐活动。”
之后需要比对老奥利弗夫妇、死者本·奥利弗与疑犯彼得的有无交集。
苏格兰场已经给出了彼得的活动轨迹,那位专职马车夫有固定驾驶线路。
大多时间等候在土耳其浴室附近,是为浴室的顾客赶车。他的车夫同事们表示,彼得几乎不会去跑其他线路。
“好吧,我会认真回忆,明天上午给你们清单。”
老奥利弗说着蹙了蹙眉,显然他并不认为自己与家人招惹过任何是非。
说话间,三人走到了隔壁街。
奥利弗身前独居,他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所,没有与人合租。
苏格兰场已经来侦查过,不见门窗有入侵破坏痕迹,室内摆设整齐而不凌乱,应该没有遭贼。
当下,玛丽一行三人入内。
“这里的东西,我都没大幅度移动。”
老奥利弗原本就想请侦探,所以在抵达伦敦市内后第一时间没有直接收纳儿子的遗物。
现在也便于查看。
屋内没有藏贵重物品,可以看出奥利弗对烟、酒、茶之类都不感兴趣。
除去日常物品,论数量最多是书籍与报刊。其中以三种类目为主,数学类、金融时政类,以及有关美国的各种研究。
玛丽又翻箱倒柜了一番,确定房间里没有暗格。
那些奥利弗留下的笔记,一部分是生活相关,比如家庭聚餐要准备什么菜谱;另一部分就是研究草稿,比如计算公式之类。
不像是有见不得光的秘密存在。
第一夜的调查到此为止。
有关死者奥利弗,他似乎与大多生活在伦敦的普通人一样,过着不与人为恶的平淡生活。
周三,太阳照常升起。
继续查案。
先是从老奥利弗处取来一张清单,上面写着一家人分别都去过哪些地方。
随后,玛丽与厄尔森律师分头行动。
一人去伦敦大学医学院看尸检报告,另一个去金棕榈赌场查明疑犯彼得的赌瘾与欠债经历。
“上帝啊,看看是谁来了。上午好,明顿先生!”
停尸间门开,华生没想到会见到老熟人,“原来是您在调查里面两人的命案。”
玛丽略有意外,“有些日子没见,华生先生没想到你入学一个月就参与了尸检。”
“哦,是的,这是我的幸运遇上了杰基尔医生。”
华生简单说起经过,杰基尔医生负责大一医学生的某门课程,而表示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他的研究项目。“有好几个项目,其中以尸检最冷门却不限制学生的年级,所以我就报名了。”
如今,对于人体解剖的认知已经从恶魔的手段变成侦办案件时的手段之一。但在刑侦系统尚未完善之际,没有专职法医,多是医生或医学从业者兼职尸检。
和死人打交道,本就是小众选择,也不怪愿意报名打下手的学生非常少。
停尸间与解剖室仅一门之隔。
“医院临时叫走了杰基尔医生,我正好上午没课,就来交接尸检报告了。”
华生说着指向室内,“还需要再看一看两位死者吗?”
“有劳了。”
玛丽看着隔门被推开,其中有两张平行的停尸台。假设奥利弗与彼得还活着,恐怕会让人怀疑究竟是谁会杀了谁。
有此一问,是因为奥利弗的身形明显比彼得高大。
一个二十七岁的高大办公室职员,另一个是四十二岁的瘦矮赶车夫。
不怪苏格兰场得出一个结论,彼得之所以能够杀人抢劫,就是奥利弗不曾设防。
由于奥利弗每周固定去土耳其浴室,彼得又是专职跑浴室一条线,毫无疑问双方相互认识。说不准两人的关系有多亲近,但起码相安无事地做了三年乘客与车夫。
“全面尸检的结果,与之前没有出入。”
华生递出了文件,“奥利弗身体健康,没有其他疾病,致命伤就是心口中刀。一共三刀,正面刺入,他应该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害,身上没有反抗伤。”
这与苏格兰场对死亡现场的勘察吻合。
奥利弗的被杀地点是住处十米远的死巷巷口。案发时间在夜间九点左右,附近邻居听到过马车声,但没有听到尖叫或求助声。
第二天早七点,行人闻到血腥味才报了案。
现场尸体上盖了一堆废弃垃圾,尸体所在的死巷正是生活垃圾倾倒地点之一。
华生又说起了疑犯彼得,“这位就不一样了,身上的伤病不少。原本他的心脏和肺就有些慢性疾病,而看守所的花生面包晚饭直接让他窒息身亡。”
玛丽接过报告,其上指出了好几处骨伤,以及长年慢性的内脏伤病。“据悉,案发后四天到被抓前,彼得一直都是卧床养病。依照杰基尔医生的检查结果,当时彼得是得了肺部疾病。没有其他的吗?体内有毒物之类的?”
华生摇头,“没有毒物。杰基尔医生做了好几组毒理比对,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玛丽又看向一侧证物台,上面有一把刀具,正与奥利弗的致命伤口吻合。刀尖没有血迹,看起来挺干净。
“这就是那在彼得家附近找到的那把刀。”
华生提到,“杰基尔医生给它做了指纹检测,哦,那种不怎么为人所知的检测手段。上面有两枚指纹。苏格兰场查案都戴手套,而警察们没有直接拿手碰过刀柄,但奇怪的是两枚指纹与嫌犯彼得并不吻合。”
1869年,西方学术界对于指纹的独特性尚未有详细认知,它并没有被用在刑侦鉴定中。
但,这种指纹鉴定技术古已有之。
东方大陆时至宋朝已经形成一套体系,十三世纪著名司法鉴定论著《洗冤录集》的问世是一个顶峰,其中就有相关记录。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特的,几乎不存在两个人有相同的指纹。
玛丽读了不少当下的医学期刊,了解如今的医学理论混杂,欧洲尚且没几个人重视指纹。该夸奖不愧是能认识到花生导致过敏性死亡的杰基尔医生,他提前一步运用了指纹鉴定。
想到这里,玛丽随口一问,“杰基尔医生最擅长哪个方向的治疗? ”
“哦,这有点难说。”
华生想了想,“他似乎是什么都懂,就我看来,应该是比较喜欢研究各类疑难杂症。像是今天,杰基尔医生就去治疗由一碗蚕豆汤引发的古怪昏迷病,病人是一位马戏团演员。”
“如此说来,最近因为豆类引发的严重病症可不少。先有花生,后有蚕豆。”
玛丽想到了老奥利弗太太,那位不喜欢蚕豆的味道,是一口都不碰。说起马戏团,根据行程清单,一个半月前,老奥利弗太太去看过「潘多拉马戏团」的演出。
玛丽像是想到了什么问,“那位昏迷的演员,是来自「潘多拉马戏团」吗?”
华生傻眼了,“well,well,伦敦今天起码有三四十家马戏团在进行演出。您怎么就一猜一个准了?该不会又是什么显而易见的推论吧?”
今天伦敦没有下雨。
玛丽与厄尔森律师抵达旅店,老奥利弗夫妇刚刚吃好晚饭,只见女佣收拾餐盘从屋里走出来。
中年丧子的夫妇两人应是胃口不佳。
晚餐的食物没有清盘,其中有一碗蔬菜浓汤几乎没有动过。
玛丽与女佣擦肩而过,扫了一眼汤碗,蔬菜大杂烩包括了蚕豆。
一个半小时前,奥利弗的同事a就提过,蚕豆的味道并不合老奥利弗夫人的口味。
“两位,是乔治教授请来继续调查的?”
老奥利弗先生没有想到会有访客,而听说来因后并没有拒绝配合查案,但不便在旅店内谈话。他拿起一串钥匙,“还请随我一起去本的住所,想来你们也需要观察一下情况。”
本,死者本·奥利弗的名字。
老奥利弗叫出儿子的名字,难掩着沉重伤痛。
老奥利弗夫人的状态更不好,勉强吃了点晚餐并没有精力和来访者说话。说了几句失礼抱歉的话,则被家仆扶到了内室。
这也是老奥利弗提议去别处交谈的原因。
等三人出了旅店,老奥利弗才开口提及详情。
“实不相瞒,我原本也有打算请人继续调查的意愿,杀人嫌犯彼得死得太快了,都没交代清楚具体作案过程。
但两位应该发现我的妻子珍妮因此事备受打击,哎,但她执意要来市内一起收拾本的遗物。我也不能阻拦,这种事不会有第二次。非常感谢两位的到来,让我免去了再去寻找靠谱的侦探。”
“请节哀。”
厄尔森律师不擅于安慰人,只能快速进入调查正题,“您是奥利弗的父亲,有没有听说过他与谁结仇?”
老奥利弗不停摇头,“从没有过。我了解本,他从来没有卷入过纷争中。”
“那么您呢?您与谁有过矛盾吗?”
玛丽不相信巧合,至少在全面排查前不能将奥利弗之死视为冲动性被劫财。
她的问题对于失去儿子的父亲显得有些冷酷,“您能确定您的妻子、以及奥利弗的兄弟姐妹都没有引来死神?”
“当然没有!”
老奥利弗拔高了声音,压抑着被质疑的怒意。“我的妻子、孩子们都很善良,我们从不与人结怨,怎么可能招致报复,更不可能因此让本被杀害!”
玛丽无视了老奥利弗的怒气,语气冷静,“那就请仔细回想这些年你们都与哪些人有过接触。尽可能全部说出来,请不要自行判断那些人是善或恶。”
老奥利弗板着一张脸回忆,一直以来的生活都很简单。如同英国的其他乡绅,家中主要收入来源是祖辈传下来的土地。
“大概二十六年前,我还会出海做些生意,买卖豆类作物。不过,本出生之后,我留在小镇做起治安官,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
本·奥利弗出生时,他的父亲并没能赶回家。
老奥利弗因为海上风暴不得不延迟返航,回到家就发现妻子身体虚弱,后怕地得知这一次珍妮遭遇难产。
幸亏上帝保佑,最后母子都好好活了下来。
这里也就必须提一句,老奥利弗本来没想再要第五个孩子,但珍妮在四十岁时意外怀孕了。
哪怕英国对于合法堕胎的条件严苛,但也总有掩人耳目成功的办法。偏偏医生给出了诊断,对于珍妮如果选择人工流产危险更大。
“上帝保佑,小托尼平安降生了,珍妮没有再遭遇难产。”
老奥利弗因此更加坚信要与人为善,而且也投身到慈善事业中,相信这会为家族带来幸运。
五年前,三个女儿先后出嫁,本·奥利弗大学毕业留在伦敦做公务员。
老奥利弗彻底退休,他和妻子珍妮,带着小儿子托尼住在伦敦远郊过着悠闲的生活。每个月来市内一两次,听音乐剧或观看展览。
玛丽听完描述,从已知情况来看,奥利弗一家人都过得很和乐。“我需要一份详细清单,你们参加了哪一些娱乐活动。”
之后需要比对老奥利弗夫妇、死者本·奥利弗与疑犯彼得的有无交集。
苏格兰场已经给出了彼得的活动轨迹,那位专职马车夫有固定驾驶线路。
大多时间等候在土耳其浴室附近,是为浴室的顾客赶车。他的车夫同事们表示,彼得几乎不会去跑其他线路。
“好吧,我会认真回忆,明天上午给你们清单。”
老奥利弗说着蹙了蹙眉,显然他并不认为自己与家人招惹过任何是非。
说话间,三人走到了隔壁街。
奥利弗身前独居,他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所,没有与人合租。
苏格兰场已经来侦查过,不见门窗有入侵破坏痕迹,室内摆设整齐而不凌乱,应该没有遭贼。
当下,玛丽一行三人入内。
“这里的东西,我都没大幅度移动。”
老奥利弗原本就想请侦探,所以在抵达伦敦市内后第一时间没有直接收纳儿子的遗物。
现在也便于查看。
屋内没有藏贵重物品,可以看出奥利弗对烟、酒、茶之类都不感兴趣。
除去日常物品,论数量最多是书籍与报刊。其中以三种类目为主,数学类、金融时政类,以及有关美国的各种研究。
玛丽又翻箱倒柜了一番,确定房间里没有暗格。
那些奥利弗留下的笔记,一部分是生活相关,比如家庭聚餐要准备什么菜谱;另一部分就是研究草稿,比如计算公式之类。
不像是有见不得光的秘密存在。
第一夜的调查到此为止。
有关死者奥利弗,他似乎与大多生活在伦敦的普通人一样,过着不与人为恶的平淡生活。
周三,太阳照常升起。
继续查案。
先是从老奥利弗处取来一张清单,上面写着一家人分别都去过哪些地方。
随后,玛丽与厄尔森律师分头行动。
一人去伦敦大学医学院看尸检报告,另一个去金棕榈赌场查明疑犯彼得的赌瘾与欠债经历。
“上帝啊,看看是谁来了。上午好,明顿先生!”
停尸间门开,华生没想到会见到老熟人,“原来是您在调查里面两人的命案。”
玛丽略有意外,“有些日子没见,华生先生没想到你入学一个月就参与了尸检。”
“哦,是的,这是我的幸运遇上了杰基尔医生。”
华生简单说起经过,杰基尔医生负责大一医学生的某门课程,而表示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参加他的研究项目。“有好几个项目,其中以尸检最冷门却不限制学生的年级,所以我就报名了。”
如今,对于人体解剖的认知已经从恶魔的手段变成侦办案件时的手段之一。但在刑侦系统尚未完善之际,没有专职法医,多是医生或医学从业者兼职尸检。
和死人打交道,本就是小众选择,也不怪愿意报名打下手的学生非常少。
停尸间与解剖室仅一门之隔。
“医院临时叫走了杰基尔医生,我正好上午没课,就来交接尸检报告了。”
华生说着指向室内,“还需要再看一看两位死者吗?”
“有劳了。”
玛丽看着隔门被推开,其中有两张平行的停尸台。假设奥利弗与彼得还活着,恐怕会让人怀疑究竟是谁会杀了谁。
有此一问,是因为奥利弗的身形明显比彼得高大。
一个二十七岁的高大办公室职员,另一个是四十二岁的瘦矮赶车夫。
不怪苏格兰场得出一个结论,彼得之所以能够杀人抢劫,就是奥利弗不曾设防。
由于奥利弗每周固定去土耳其浴室,彼得又是专职跑浴室一条线,毫无疑问双方相互认识。说不准两人的关系有多亲近,但起码相安无事地做了三年乘客与车夫。
“全面尸检的结果,与之前没有出入。”
华生递出了文件,“奥利弗身体健康,没有其他疾病,致命伤就是心口中刀。一共三刀,正面刺入,他应该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害,身上没有反抗伤。”
这与苏格兰场对死亡现场的勘察吻合。
奥利弗的被杀地点是住处十米远的死巷巷口。案发时间在夜间九点左右,附近邻居听到过马车声,但没有听到尖叫或求助声。
第二天早七点,行人闻到血腥味才报了案。
现场尸体上盖了一堆废弃垃圾,尸体所在的死巷正是生活垃圾倾倒地点之一。
华生又说起了疑犯彼得,“这位就不一样了,身上的伤病不少。原本他的心脏和肺就有些慢性疾病,而看守所的花生面包晚饭直接让他窒息身亡。”
玛丽接过报告,其上指出了好几处骨伤,以及长年慢性的内脏伤病。“据悉,案发后四天到被抓前,彼得一直都是卧床养病。依照杰基尔医生的检查结果,当时彼得是得了肺部疾病。没有其他的吗?体内有毒物之类的?”
华生摇头,“没有毒物。杰基尔医生做了好几组毒理比对,都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玛丽又看向一侧证物台,上面有一把刀具,正与奥利弗的致命伤口吻合。刀尖没有血迹,看起来挺干净。
“这就是那在彼得家附近找到的那把刀。”
华生提到,“杰基尔医生给它做了指纹检测,哦,那种不怎么为人所知的检测手段。上面有两枚指纹。苏格兰场查案都戴手套,而警察们没有直接拿手碰过刀柄,但奇怪的是两枚指纹与嫌犯彼得并不吻合。”
1869年,西方学术界对于指纹的独特性尚未有详细认知,它并没有被用在刑侦鉴定中。
但,这种指纹鉴定技术古已有之。
东方大陆时至宋朝已经形成一套体系,十三世纪著名司法鉴定论著《洗冤录集》的问世是一个顶峰,其中就有相关记录。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特的,几乎不存在两个人有相同的指纹。
玛丽读了不少当下的医学期刊,了解如今的医学理论混杂,欧洲尚且没几个人重视指纹。该夸奖不愧是能认识到花生导致过敏性死亡的杰基尔医生,他提前一步运用了指纹鉴定。
想到这里,玛丽随口一问,“杰基尔医生最擅长哪个方向的治疗? ”
“哦,这有点难说。”
华生想了想,“他似乎是什么都懂,就我看来,应该是比较喜欢研究各类疑难杂症。像是今天,杰基尔医生就去治疗由一碗蚕豆汤引发的古怪昏迷病,病人是一位马戏团演员。”
“如此说来,最近因为豆类引发的严重病症可不少。先有花生,后有蚕豆。”
玛丽想到了老奥利弗太太,那位不喜欢蚕豆的味道,是一口都不碰。说起马戏团,根据行程清单,一个半月前,老奥利弗太太去看过「潘多拉马戏团」的演出。
玛丽像是想到了什么问,“那位昏迷的演员,是来自「潘多拉马戏团」吗?”
华生傻眼了,“well,well,伦敦今天起码有三四十家马戏团在进行演出。您怎么就一猜一个准了?该不会又是什么显而易见的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