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吴钩霜雪明(3)
  素年领着厨娘出去,交待给其他人,一回头,却见施夷光疑惑地在内室东张西望,便问道:“娘娘在找什么?”
  施夷光迟疑了一下,摇摇头,并未说出方才她们出去之时,青青忽然遥遥地说了句“我出去一下”,转瞬就消失不见,她心底隐约有几分猜测,可未确定之前,也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青青说了一句,便悄然潜出馆娃宫,跟着紫苏一路离开。
  她的耳目是在山林之中练就,无论虎啸狼嚎,还是花开蝶落,百步之内再细微的声音也能分辨得一清二楚,这周围何处有守卫,何处有暗探密谍,经过这两日的查探,她早已一清二楚,再加上紫苏带路,她更是巧妙地避过那些暗探,畅通无阻地跟着到了太子所在的甘露宫。
  紫苏压根没想到,自己这一去,非但没打探到馆娃宫的情况,居然还带了个煞星回来。她只顾着向太子回复,急急地走进正殿前,见太子友正与孙奕之在里面对弈,只得停在了门口,轻声说道:“启禀太子,奴婢已奉命探视馆娃宫,娘娘收下了厨娘,让奴婢代为转告谢意。”
  太子友皱了皱眉,问道:“依你所见,娘娘的病情如何?”
  紫苏犹豫了一下,方才答道:“回太子,娘娘面白唇青,语音孱弱,显然是心疾之症,不似有假。”
  孙奕之不以为然地说道:“娘娘素有心疾,众所周知。你光看了娘娘,可曾见到她宫中的小宫女?”
  “小宫女?”紫苏愕然地摇摇头,说道:“奴婢并未看到什么小宫女。娘娘宫中并无一人侍奉,就连素年等大宫女也在门外守候。奴婢本来想代殿下送几个宫女去伺候,却被娘娘婉拒。娘娘说是因心疾喜静,不喜人在周围……”
  孙奕之与太子友交换了个眼神,太子友点点头,挥手示意紫苏退下,方才轻叹道:“看来那妖妃小心得紧,不知将那刺客藏至何处,若是到明日还找不出来,奕之你就要被逐出王宫……唉,不若我去向父王求情,再宽限你几日?”
  孙奕之连忙阻止他,轻叹道:“其实若不是祖父和伍相国有约,我也不会入宫来做这个统领。如今去职,奕之求之不得,正好回乡去侍奉祖父。若是有朝一日大王再出兵越国,我自当回军效力。”
  太子友面色一暗,无奈地叹息一声,“孙大将军归隐山林,已折了我吴国锋芒,若是你再归隐,这宫中侍卫的统领之职,还有何人能担当得起?如今越国那些细作的举动日益嚣张,父王却被那妖妃迷昏了头,忠言逆耳,唉……我身为人子,碍于忠孝之义又不便直言,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啊!”
  孙奕之落下一子,干脆一把拂乱了棋盘,“罢了,太子心已乱,这棋不下也罢!不若与奕之同去校场赛马?”
  “好!”太子友一扫愁容,霍然起身,“校场赛马如何能畅快?不若去会嵇猎场,还请奕之兄指点箭法!”
  青青没想到两人说走就走,这棋没下完就要跑去猎场赛马射猎,她迟疑了一下,那两人已经走出正殿,自有侍从去为两人备马,她本隐身于屋檐之间,此刻人来人往,她倒不便跟上,眼见甘露宫窗门俱开,顿时灵机一动,揉身潜入,直奔内室。
  她这两日曾听施夷光说过,当年欧冶子的三长两短五把名剑,都落入吴王手中,可如今的吴越铸剑师,所铸之剑,无一把能与之媲美,所以吴王才会召集此次试剑大会,昭告天下,来寻找更厉害的铸剑师和剑客。她还告诉青青,六年前赵戬被投入剑庐祭剑,结果出炉的是一把满是血煞之气的铁棍,吴王才会气急败坏地将其扔入剑冢之中。据说,那剑冢之中,诸多的残剑断剑废剑齐聚,乃是杀气戾气最为浓重之地,加上所处的山阴地穴,汇聚诸山阴霾之气,以毒攻毒,方可化解血滢剑上的血气,让真正的血滢剑重见天日。可没想到,没等到那一天,就被青青盗走。青青这才明白,为何孙奕之一进山洞就能发现血滢不见了,心中还暗自庆幸,若是她没一时兴起来拿回阿爹的遗物,血滢剑真得被他们降服,落入吴王之手,那阿爹的在天之灵只怕会不得安宁啊!
  青青摸了摸自己的血滢剑,再看看太子友的宫室,四处寻找,不知道这位太子殿下手中有没有欧冶子的剑,她还真想见识一下,更想试试,看阿爹的血滢,到底能不能比得上那几把名剑。
  只可惜,她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太子友的藏剑之处,书房里倒是挂着一把剑,却是把珠玉满鞘的金剑,看着精致华美,剑身金光灿灿,无比耀眼,可她稍稍一抖,那剑身就簌簌抖动,显然韧度强度都不够,不值一试。她原本有些遗憾地打算放回去,可刚抬手,忽然脑中灵光一闪,留下了剑鞘,抽出那把金剑,随手撕了块帷幔布包好,转瞬就离开了甘露宫。
  她的记性极好,方向感更是极强,哪怕无星无月的夜晚,她一人在山中也不会迷路。素锦给她看过吴国王宫的地图,从馆娃宫到吴王的椒房宫,太子的甘露宫……甚至连先王后的安乐宫和其他几位夫人的宫室都一一标注,她当时还不明白素锦的用意,现在看来,只怕人家早就在打她的主意。只不过,这一次她是心甘情愿,甚至迫不及待地去大闹一场。就算为了施夷光和越国不能刺杀夫差,她也得让他受点教训,为阿爹出口气。
  当然,若是能让那个傲气十足的兵圣传人,吴宫侍卫统领再领上一百军棍,就更妙了。
  孙奕之和太子友就算再足智多谋,也万万没想到青青会如此乱来,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宫中行走,赫然如入无人之境。等到他们收到消息,说是吴王在宫中大发雷霆,正命人急召太子回宫之时,都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
  孙奕之先行遣退了随从,肃然说道:“太子万万不可先行回宫,若是被大王得知有人传讯,只怕会另生枝节,不若就等来人传召,正好一问究竟。若真有事,奕之陪太子一同去见大王便是。”
  太子友浓眉紧皱,郁郁言道:“不知父王为何震怒,近来父王已不让伍相国教导于我,此番传召,我心中着实不安,奕之兄不若先行离开,代我转告相国,若我有何意外,还请相国秉持本心,莫要为我与父王争执,以免连累于他。”
  “相国与奕之均为吴国之臣,秉持忠义而言,何谈连累?”孙奕之摇摇头,“我会安排人去通知相国,太子不必担心,天大的事,奕之都会陪在太子左右。”
  他话语方落,就有侍卫赶来禀报,来得是吴王身边的第一侍卫湛卢,此人剑法不逊于孙奕之,能被吴王赐以剑名,可见一斑。
  孙奕之与太子友对视一眼,面色皆苦。
  湛卢能来,一则是吴王看重太子,二则……只怕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孙奕之急忙安排人给伍子胥送信,再回头时,只见湛卢已然进入猎场,面无表情地向太子友行了一礼,说道:“大王有令,命太子即刻前往椒房宫见驾!”
  “遵命!”太子友见他面色冷凝,心中发苦,只得先领命,再问道:“不知父王急召,有何要事?”
  “卑职只管奉命传令,至于其他,一概不知。”湛卢说话又冷又硬,就如同他怀中所抱之剑,根本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还请太子速速启程,莫要让大王久候。”
  太子友无奈,只得上马回宫,孙奕之刚准备跟上,湛卢就横剑将他挡住,冷冰冰地说道:“孙将军,大王让我问你,明日是最后之期,那盗剑的刺客何在?”
  孙奕之一怔,刚要回答,湛卢接着说道:“大王有令,孙将军抓不到刺客,就不必再见大王,明日自请军棍出宫便可。”
  太子友眼神复杂地看了孙奕之一眼,知道这次夫差之怒,只怕与他也脱不了干系,原本还想为他求情,如今已是自身难保,还不知此去是何情形,当着湛卢又无法言语,只能交换了个眼神,便跟着湛卢离去。
  一听湛卢提起刺客,孙奕之就精神为之一振,他表面上什么也没说,可这责斥之中,已经说明了吴王之怒的原因,竟是因为那个刺客。他明明让人死守在馆娃宫周围,就等着刺客出现,却没想到,吴王那边竟然出了事。他不能跟着太子友去面见吴王,就只能另辟蹊径,去馆娃宫一看究竟。
  太子友跟着湛卢到了椒房宫,刚一进宫门,就感觉到里面的气氛格外紧张,无论是门口的当值侍卫,还是在一旁洒扫的侍从,一个个都面带惊悸之色,尤其是那几个负责洒扫的侍从,一遍遍地清扫着白玉石铺就得广场地面。他走过时,隐约还可看见洒上去的水很快变成了浅粉色,显然之前的颜色更深,深到……殷红的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