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唐文宗与太监的较量
  朝廷里最有实力的太监,不是刘克明,更不是苏佐明,而是枢密使王可澄,他掌接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所以,权力简直在宰相之上。
  王可澄还有一个除了皇帝,就是他才拥有的权力,那就是调动禁军的权力!
  所以,刘克明这些太监,在他眼里,简直就是蝼蚁!
  可如今蝼蚁竟然成精了,想要变成大象!
  真是楼遗憾铁树,可笑不自量!
  王守澄对他们发出阴冷的笑声,眸子里射出的,全是凶光!
  刘克明等人矫诏命绛王李悟当国后,李悟立即会见宰相和大臣,想要夺了王守澄的大权。
  王守澄从唐宪宗混到现在,经历了几代皇帝,他屹立不倒,是有他的原因的,所以,李悟想要这么简单整倒他,真是异想天开啊!
  王守澄当下与杨承和,中尉魏从简、梁守谦等宦官共同商议,派卫兵迎江王李涵入宫,然后,又发左右神策飞龙兵讨伐刘克明等人!
  刘克明等人除了手头上有个还未得到大家承认的李悟外,哪里还有什么势力?所以,神策飞龙兵一来,就将他们尽皆杀死,李悟也被乱军所杀。
  江王李涵被王守澄所拥立,改名李昂,即位为皇帝,是为唐文宗。
  王守澄以为自己立了李昂为帝,他会非常感激自己,会对自己言听计从,觉得自己就是李昂的大恩人,然而,在李昂看来,王守澄就是祸国殃民的大坏人!
  所以,他必须除掉王守澄!
  安史之乱,国家最大的敌人,就是藩镇;可如今,国家最大的敌人,却是皇帝身边的太监了!因为,他们的权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皇帝,连皇帝的废立,都是他们说了算!
  所以,唐文宗想要有所作为,必须灭了这些成了精的死人妖!
  王守澄,成了他要消灭的第一人!
  李昂,他是唐穆宗李恒的第二子、唐敬宗李湛之弟弟,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封江王。
  他是和他的哥哥李湛完全不一样的人!他的哥哥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而他是个早熟的孩子,从小就有着远大的目标。
  他在王邸时,就喜读《贞观政要》一书,对先祖唐太宗的勤政非常向往。
  这一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甘心平庸的皇帝!
  唐文宗即位后,每次接见大臣,都用很长时间讨论朝政,对官员的任免也很认真。
  他最关心的,就是怎样铲除宦官!
  他的祖父宪宗、哥哥敬宗都是被宦官杀死的,所以他对宦官恨之入骨,看见这些人妖在眼前晃动,就恨不得全杀了他们!
  太和四年九月,唐文宗找来翰林学士宋申锡单独谈话。
  在交谈中,宋申锡看出唐文宗想急于铲除宦官的心理。
  宋申锡对唐文宗说:“对于宦官,只能逐步铲除,不能着急!”说完,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这是很正确的看法,因为,太监们已经不是皇帝的下人了,他们已经成精了,权力大过了皇帝,所以,要铲除他们,必须在不动声色,悄无声息下把他们铲除,不然,将会杀太监不成,反害了自己!
  唐文宗赞成宋申锡的见解,当下提拔他做了宰相。
  宋申锡开始着手帮皇帝铲除宦官,他认为,要先杀死王守澄,就必先剪除其羽翼!
  郑注是王守澄一手提拔起来纳侯臣,必须捕而杀之!
  他任命吏部尚书王璠为京兆尹,准备抓拿郑注。
  这个宋申锡,虽然有见识,但不代表他会用人!
  宋申锡与御史中丞宇文鼎拿着唐文宗诛杀郑注的密记,让京兆尹王璠去逮捕郑注。
  王璠很快出卖了宋申锡,把逮捕郑注的“堂帖”拿给王守澄看。
  王守澄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告诉给郑注,郑注这才免于被捕。
  王璠私通宦官王守澄.放走郑注的事,宋申锡和字文鼎都被蒙在鼓里。
  太和五年二月,唐文宗又授给宋申锡密旨,让他除掉宦官王守澄。
  京兆尹王璠又把这—消息告诉给郑注,郑注又把宋申锡的计划报告结王守澄。
  王守澄就和郑注当下合谋陷害宋申锡,诬陷宋申锡阴谋拥立漳王李凑为帝。
  郑注就唆使神策都虞侯豆卢著先行揭发,然后王守澄秘密报告给唐文宗。
  豆卢著说得绘声绘色,许多大臣都信以为真,唐文宗本人一时也分辨不清。
  宋申锡和漳王李凑因为这事,几乎被杀!
  有些大臣认为漳王李凑素负众望,宋申锡又身为宰相,受到重用,还有什么野心呢?不会谋反,要求对这一案件重新复审。
  郑注怕复审有变,叫王守澄建议唐文宗宽大处理,减去死刑。
  结果漳王李凑被贬为巢县公,宋申锡被贬为开州司马,只是把漳王内史曼敬则和朱训杀死了事。
  后来,宋申锡死于开州,漳王李凑死于巢县。而对他们下狠手的人,很可能就是王守澄。
  王守澄和郑注收拾了宋申锡和李凑后,开始膨胀到极致,什么人都不在他们眼里!
  这时,左神策中尉韦元素、抠密使杨承和、玉践言,侍御史李款等人,见郑注衣服王守澄,势力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无法无天,如不早除的话,必生祸端,便联合御史台官员上书唐文宗,弹劲郑注,说他内通敦使,外连朝士,往来于南衙北司之间,收受朝赂,干权乱政,人不敢言.道路以目,请付法司治罪!
  这道上书一出,其他官员弹劾郑注的上书也接踵而来。
  郑注这仁兄平时干过不法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所以,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弹劾郑注的上书就多达数十道!
  郑注,可以说,成了人神共愤的人了,天下人,谁不想杀他?然而,全天下的人想杀他,也未必杀得到他,因为,皇帝不下旨杀的话,谁也拿他没撤!
  而皇帝之所以不会下旨杀他,是因为这些上书都必须经过一个人的手,才能传达到皇帝是手里,这个人就是王守澄。
  王守澄一看死党被人这样弹劾,自然要保护他,当下把这些奏疏扣在神策军中,拒不上奏唐文宗。
  所以,在唐文宗眼里,郑注虽然是十恶不赦的小人,但是,貌似大臣们也没人骂他什么,自己也不好下旨杀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