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 范仲淹的军功
  范仲淹回京之后,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后又改任陕西都转运使。
  这时,夏竦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朝廷便提升范仲淹为龙图阁直学士来担任夏竦的副手。
  吕夷简再次担任宰相,赵祯劝告范仲淹解除与吕夷简以前的怨恨。
  范仲淹叩头回答说:“我以前所议论的都是国家的公事,对吕夷简本人并没有怨恨。”
  这时,延州周围各要塞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动请求前往延州,被升为户部郎中兼任延州知州。
  这时,军队有一个错误的规定,那就是朝廷诏令规定将领们分别统辖边境驻军:总管统辖万人,钤辖统辖五千人,都监统辖三千人。在遇到敌人侵略而要抵御时,官品低的将领需首先出击。
  范仲淹认为这个规定是错误的,当下上书说:“对战将不加以适当选择,而只以官品的高低来作为出阵的先后,这是自取失败的办法!”
  他于是普遍检阅本州军队,得到一万八千人,并分为六部,每位将领各自统领三千人,分部训练士兵,根据敌军的多少,派遣他们轮流出战抵御敌军。
  这时,塞门、承平各要塞已被废弃,范仲淹采纳种世衡的计策,修筑青润城来扼杀敌军进犯的要冲,大兴农田水利,并且开放民间贸易,以便边民互通有无。他又因为老百姓远路输纳赋税过于劳苦,当下上奏请求建军事基地,让河中府同州、华州的中下户就近送缴税租。以后每年春夏两季,调集军队时,就能就地取得给养,可以节省买粮开支十分之三,这还不包括其他开支节省的费用。
  赵祯都准奏,同时诏命这支军队为康定军。
  第二年正月,赵祯诏命陕西各路讨伐西夏。
  范仲淹上书说:“正月塞外天气十分寒冷,我军露宿挨冻,不如等到春天深入敌境,敌军马瘦人饥,凭我军的势力容易制服敌军。况且我军边防守备逐渐加强,出师纪律严明,敌军虽然猖獗,必然会被我军的气势所震服!延州与灵州、夏州十分接近,而这是西羌的必经之地。我军只要按兵不动,观察他们的破绽,请皇上允许我用恩惠和诚信来招纳他们归附。否则的话,情义断绝,我担心要罢兵休战就会遥遥无期。如果我的这个计策不能达到目的,也应当发兵先夺取绥州、宥州,占据险要之地,屯兵营田,作长久作战的打算,那么茶山、横山的老百姓,必然会带领全族前来归顺。要开拓疆界抵御侵略,这是上等的策略。”
  赵祯全部采纳了他的建议。
  范仲淹又上奏请求朝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逐渐招回流亡在外的百姓,加固堡寨的屏障,使敌情侦察畅通,把十二座旧要塞改建为城,于是羌族和汉族流亡在外的百姓,都一个接一个地回来,重操旧业。
  之后,元昊遣还被俘的宋将高延德,用他来与范仲淹约和,范仲淹写信告诫西夏罢兵。
  这时,恰好任福在好水川被西夏打败,于是元昊给范仲淹的回信语气很不恭敬。
  范仲淹当着来使的面烧掉了元昊的信。
  朝中大臣认为不应擅自与西夏通信,又不应当擅自烧掉西夏来信,宋庠奏请处决范仲淹。
  赵祯对范仲淹非常信任,没有同意处置他,只是将他降为户部员外郎、耀州知州,调任庆州知州,后又升为左司郎中,任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
  范仲淹得知羌人帮助元昊叛乱,当下一到达辖区,就奏请到边境巡视,他以皇帝诏命的名义犒赏羌族各部,检阅他们的人马,与他们订立条约:“假如仇恨已经和解或了断,又擅自进行报复并伤人的,罚羊一百只,马两匹,已杀死人的要斩首。因负债而引起纠纷的,应当到官府理断,擅自扣押捆绑无辜者,罚羊五十只、马一匹。西夏军马侵入边界时,集合时不随本族前往的,每户罚羊二只,扣押他们的首领。敌军大举入侵时,老少自外而入保卫本寨的,官府给他们供给食粮;到时不入寨的人家,每家罚羊两只;全族不进寨的,扣押他们的首领。”
  羌族各部都接受了这些条约,自此以后他们开始为宋朝效力。
  不久,西夏再次进攻北宋。
  葛怀敏在定川被西夏军打败,西夏军大肆抢掠至潘原,关中地区震动惊恐,老百姓大多躲藏到山谷中。
  范仲淹立即率领六千军队,从泾州出发,进行援救。
  他的人马还没到,西夏军队就一下吓得撤出边塞。
  范仲淹只得率领军队返回。
  定川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的时候,赵祯手按地图对左右大臣说:“如果范仲淹出兵救援,我就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了。”
  范仲淹的援兵的奏报一到,赵祯大喜说:“我一直认为范仲淹是可以信用的。”于是,任命范仲淹为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
  范仲淹因为这次军队出征没有立功,辞谢了皇帝的任命,但赵祯没有接受他的辞呈。
  范仲淹作将领,号令清楚,爱护士兵,对于前来归附的各部羌人,诚恳接纳,信任不疑,因此西夏军队也不敢轻易侵犯他所统辖的地区。
  元昊知道范仲淹的厉害,当下请求议和。
  宋朝同意议和,同时把范仲淹召回朝廷,授予枢密副使之官。
  王举正性情胆怯不敢直言,不能胜任其事,谏官欧阳修等人说范仲淹有当宰相的能力,请求朝廷罢免王举正而任用范仲淹,于是范仲淹又改任参知政事。
  范仲淹却推辞说:“执政官可以由谏官的几句话就得到吗?”
  他坚决辞谢不接受任命,并希望和韩琦一同出京巡视边防。
  朝廷只得任命他为陕西宣抚使,还没有出发,朝廷又任命他为参知政事。
  这一事,可见范仲淹是多么的正直,只要不是按照程序得到宰相的职务,他宁愿不要!
  范仲淹,正是如此高尚的人品,得到皇帝的绝对信任。
  赵祯此时正要实现天下太平,他多次询问大臣当前急需办理的大事,
  范仲淹见了,对人说:“皇上对我信用至极,不过做事情总是有先有后的,长期安定局面带来的弊病,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全消除的。”
  赵祯听了,赐给他亲笔写的诏书,又为这件事打开天章阁,召集二府的大臣按条奏对。
  范仲淹见皇帝如此重视,觉得皇帝是真心要改革了,当下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
  这十件事,正是我们前面说到过的“庆历新政”的措施。
  然而,他不知道,改革之难,远远超出了他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