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子午 第84节
“这样杀人如麻,自然丧心病狂。”崔熠道。
周祈没说什么。
谢庸看着安甫田的脸,突然摇摇头,“阿祈说得有理,或许还有旁的原因。”
吴怀仁突然抬头看一眼谢庸,又看一眼周祈,哪怕在这种时候,他也注意到谢少卿叫周将军“阿祈”,这般亲密……果然,果然啊!
“他或许是为了遮掩。”谢庸道。
“卜氏没有被捆绑塞口的痕迹,小臂有被抓握造成的青紫,她是被先奸后杀的。若杀安甫田、奸杀卜氏的是同一人,他应该是先杀了安甫田,再奸杀卜氏,再把安甫田拖到地上劈砍捅刺,而不会是杀安甫田,拖到地上劈砍捅刺,再去奸杀卜氏——地上血流得并不很多也是佐证,因为那时候安甫田已经死去一阵子了,体内血液凝滞,即便被劈砍捅刺多处,流的血也不多。”
“是啊,这怎么了?”崔熠问。
周祈道:“谢少卿的意思是,凶手先杀安甫田,中间经历过奸杀卜氏,他被抵挡那一下子的‘怒气’已该消了,按理说,不该再这般毁尸泄愤。”
崔熠想了想,也是,尤其中间还是奸尸,凶手心里应该……
吴怀仁则注意到周将军说的是“谢少卿”,看来少卿还需再用些功……
“你们不觉得安甫田脸上的雪花状刀痕,还有他身上这横七竖八有深有浅的刀痕太刻意了吗?关键,这么快的刀,是什么让他在左脸侧的那一刀这般短浅,耳朵都没全割下来——这是左耳。”
周祈目中精光一闪:“兵士!”
崔熠和吴怀仁也懂了:“割左耳计军功!”
谢庸点头:“凶手被抵挡一下,到底杀了安甫田,又按照从前的习惯,顺手去割他的左耳,已经下刀,突然意识到,赶忙停手,在奸杀卜氏之后,想到此处漏洞,便做补救,把安甫田拉到地上,劈砍其脸颊身体,以混淆耳畔之伤。”
既这跛脚人是兵士,他那正房中杀死安善来、挖下于氏眼睛的同伴,那个十年前作案累累的人,当也是兵士。
周祈道:“这便解释通了,为何十年前几桩旧案杀的都是唐人,这两案杀的却一家是回鹘人,一家是吐蕃人……也解释通了,这十年他为何没有在长安犯案,他在军中对战胡人呢,是近来才回到长安的。”
“宋大将军的人!”崔熠道。
周祈点头,应该就是前阵子加官进爵娶续弦的宋大将军带回来的人,他回来一个多月,时间正好对得上。
宋大将军虽是六年前去的西北,但征西军却是几十年的老底子,军中兵士有新有旧,每隔三五年就从各地征一波输送过去,那主犯十年前进入军中,如今返回长安,完全可能!
在京畿募军,京兆便有记档,崔熠让人快马回去查。
周祈虽不是什么正经兵士,却也算禁军,对军中事颇熟:“军中步兵常用小阵,同伍之人,有人用刀、有人举盾、有人用矛,其中又有人专门割耳,其割下的耳朵,算全伍的军功。宋大将军这回带回来的人不多,查找这么个跛脚的曾专门割耳的,应该不难。”
可那主犯呢?
先找到这跛脚人再说。
很快京兆府司兵参军来报,十年前虽无大批在京募兵,但当时廖昌大将军去西边,在京畿募集了一千人押运犒军之物。
作者有话要说: 唐代有大小尺,小尺大约24.5
第114章 捉拿人犯
司兵参军奉上这一千募兵的名录。谢庸、崔熠、周祈带着名录去宋大将军府上。
宋大将军是从后宅被请出来的, 脸上带着温煦笑意。这位大将军虽官高爵显, 倒不是个盛气凌人的,长得也好,长眉凤目悬胆鼻,三绺美髯,年轻的时候当也是个风流雅致的郎君。周祈喜欢凤眼,为了这凤眼儿,当时随份子一点儿都没小气。
谢庸等站起行礼, 宋大将军扶住谢庸、崔熠的臂膀,又对周祈笑道:“快都莫要多礼了。”
四人分宾主坐下,谢庸道明来意。
“哦?十年前那个灭门凶徒竟然在军中?”宋大将军皱起眉头, 回头招呼奴仆,“王长史他们是不是在偏院演武场蹴鞠呢?去叫他来, 让他带上回朝士卒的名册子。”
宋大将军回过头来对谢庸等道:“这回带回来的八千人中有一半是要解甲归田的,其中年迈伤残者不少。这跛脚凶徒若果真在军中, 便定是在这些人里。”
谢庸等都点头。
时候不大, 从外面匆匆走进两个人来,其中一个三十出头儿的样子,白净面皮,一双笑眼,看其行止像个读书人,另一个莫约二十七八岁,剑眉星目,穿武官缺胯袍, 飒爽英姿的样子会让人想起鲜衣怒马少年郎之类的词句。两人都头上勒住红抹额,一脸的汗。
二人行礼。宋大将军摆手,与谢庸等道:“这是长史王灿,振威校尉高远。”
宋大将军与两位手下官员说了长安城近来的凶案和谢庸等的怀疑,王灿忙施礼道:“下官已经让人去取名册了。只是这其中谁当初是专管削耳的,还要细细地查问。”
宋大将军看高远:“近之知道吗?你惯常在营间行走,可记得这里面谁跛脚、身材高大,又曾是割耳的?”
高远想了想,肃然叉手道:“下官只能想起一个迟二郎来。”
宋大将军皱眉,约莫想不起这是哪个。
“请高校尉说一说这迟二郎。”谢庸道。
“迟二郎确是个身高体壮的,上阵颇勇猛,是步卒军中一个队正,若不是性子不好,几次在军中打架,早该提校尉了。去年秋与吐蕃一战中,他伤了左脚,今年便退了回来。”
谢庸展开京兆府募军名册,一目十行地浏览,很快便找到了这“迟二郎”,当年入伍时十九岁,身长八尺五寸,万年县通善坊人,应该就是他!
“既是解甲归田的,此人如今还住在军中吗?”谢庸问。
“已经遣散了。”高远道。
那便只能去其家找他了。
周祈突然问:“听说斥候们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的,敢问大将军,他们练不练轻身功夫攀墙术?”
宋大将军点头:“他们虽不专门练攀墙术,但确实练些轻身功夫。周小将军疑心另一个凶徒是军中斥候?”
周祈点头。
“斥候乃军中要卒,这回是回朝,带回来的斥候不多,极好查。”
高远淡淡地道:“不必查了,这人应当是白敬原。他与这迟二郎熟。”
宋大将军竟然也记得这个人:“上回侦得吐蕃伏兵的里面是不是就有他?”
高远点头答是。
宋大将军摇头:“可惜了……”
谢庸问:“此人应该不在解甲之列吧?”
王长史道:“不在解甲之列,斥候们住在大营中。”
宋大将军让王长史亲自带谢庸等去抓人——却扑了个空。
不只他不在,营中许多士卒都不在。想也知道,士卒们难得回长安,哪里在营中憋得住?自然有家可回的回家,家不在长安的也要出去逛逛。
衙差翻找白敬原的东西,并没发现什么赃物。
同营的人有些惶恐,不知道白敬原犯了什么事,让绯袍官员亲自来找。
谢庸问他们,其中一人道:“他应该是去迟二郎那里了。恍惚昨日听他说,迟二郎要修宅子,估计他去帮忙了。”
谢庸、崔熠、周祈带人赶赴通善坊。
见到官员衙差们,门口担着碎砖瓦出来的一个瘦削身材的年轻人神色一变,扔下担子,逃进院里。
周祈吆喝衙差们:“去后墙围住!小心狗急跳墙伤人。”
周祈拽出横刀,当先闯进迟二家的院子。
迎头一刀劈过来,周祈赶忙拿刀架住,定睛看去,是一个身材极高大的壮汉,怒目圆瞪,庙里金刚似的。
壮汉身后又有些旁的穿短打的汉子,手里拿着铁锹、棍棒、砖头之类,谢庸沉声道:“官府办案,闲杂人等退后。”
汉子们惊疑地互视一眼,到底老实地退远了。
白敬原不在院中,显是翻墙跑了,谢庸带人去追。
周祈擒拿迟二郎。迟二郎虽身高力大,人也凶戾,但功夫怎敌周祈?况且他如今是“匪”,心下早乱了阵仗,只不过熬了六七式,便被周祈以刀抵在了颈上。
周祈把迟二郎交给衙差们,也急忙去追白敬原。
白敬原被衙差们堵在了小曲中,双方正打得难解难分。
周祈抱刀站在谢庸身旁看。
这白敬原的功夫确实不错,脚下步子腾挪辗转,一把刀劈砍捅刺、上下翻飞,对几个差捕好手,也只小落下风。
他使的是军中七绝刀。七绝刀据说是凌烟阁名臣鄂国公尉迟敬德所创,从打铁中化来的,简单,不花哨,威力却不小,是军中最常见的刀法。
七绝刀中也间或夹杂着那么一两式旁的招式。
突然,白敬原探身以刀为棍横扫出去,衙差们或挡或躲,白敬原借着这一瞬之机,竟不惜被刺伤上臂,一个翻身,从衙差们头顶翻了过来,直奔周祈,“别动!动就杀了她!”
衙差们都不约而同地抿起嘴,有点不知道这位是精是傻,想死中求活劫持小娘子是挺精的,但你劫持的——那是小娘子吗?那是大老虎花豹子!
谁想与这凶徒先交上手的竟然是谢少卿!
周祈有些无奈,又有些熨帖,自己有多少年没在打架的时候被这样护着了?平时兄弟们都是“好了!老大来了!老大威武!”
不会爬墙,只得绕过来的崔熠站在小曲头上一脸悻悻,刚才看老谢翻墙就觉得不对,他果然藏奸……老谢!你行!
第115章 审问二犯
谢庸用剑, 周祈用刀, 谢庸用剑虽不算老辣,却稳健,不急不躁,总能料敌于先,颇有些大将气,周祈用刀却霸道中带着三分街头痞气,又强横又不要脸。单只周祈自己拿下白敬原便不难, 更何况再加上谢庸,两人刀剑配合,只打得白敬原左支右绌, 全无还手之力。
看他们一起打架,似颇为默契的样子, 崔熠心里很有些羡慕,若回去加紧练阿周给的刀谱, 应该过不几年也能并肩子跟他们一起上了吧?这若编到传奇里, 就是《三英擒凶》……
崔熠心里又埋怨周祈,她定然是早发现了,却还帮老谢瞒着。今日这事,一定要让老谢烤五回,不对,十回羊肋骨,每次吃完还得玩牌,贴阿周满脸纸条, 不如此不能算完,到时候也带着阿彤一起去……
崔熠不过乱琢磨片刻,周祈的刀已经架在了白敬原的脖子上,衙差们上前将之绑住。
崔熠上前,似笑非笑地看看谢庸,又看看周祈,“哼”一声,负手转身走了。
周祈在身后小声道:“没有五顿烤羊肉,莫想过得去。”
谢庸看着崔熠的后脑勺,亦轻声笑道:“五顿怕是不行。”
捉到了迟二郎和白敬原,衙差们又在屋中起出了赃物,除现钱外,还有些女子首饰,并些玉飞马、银酒壶、胡式金币等金银玉器、古董摆件,一共两包,都用胡式长袍包着,其中一条袍子上有抹擦血痕。那两件袍子看长短大小怎么也不可能是迟二郎的。
衙差们虽未找到那双带有血污的鞋子,但找了迟二郎其余的鞋,其大小宽窄与血脚印相同,关键是左脚跟磨损都极浅。
谢庸、崔熠、周祈带着人犯回大理寺,王寺卿升堂亲审。先审的是证据最足的迟二郎。
迟二郎倒也光棍,承认得很痛快:“不错,那些胡人是我杀的。杀个把胡人有什么错?那些胡人杀了多少咱们唐人?他们凭什么在长安好吃好喝、呼奴唤婢,过这太平富贵日子?我们这些人流血流汗,伤胳膊断腿,过得反倒穷哈哈的,凭什么!”
王寺卿不与他辩驳对错:“说说你们是如何作案的,先说崇化坊案。”
迟二郎缓一口气,想了想道:“我头两天先去踩过点子,夜里潜在崇化坊的一处荒宅中,等三更天,便从墙头儿翻进那胡人家,先去主屋,杀了那胡商夫妇,又去主屋下房杀了仆役和仆妇,最后去后院,看那两个胡人小娘子白羊似的,便奸了她们,末了一刀抹了脖子。贵人们莫可怜她们,边关打起来,若我们的小娘子落在那些胡人手里也是这般。杀完了小娘子们,我回到主屋搜了财货,又去那荒宅藏着,等开了坊门,便大摇大摆走了。”
“那长寿坊案呢?”
周祈没说什么。
谢庸看着安甫田的脸,突然摇摇头,“阿祈说得有理,或许还有旁的原因。”
吴怀仁突然抬头看一眼谢庸,又看一眼周祈,哪怕在这种时候,他也注意到谢少卿叫周将军“阿祈”,这般亲密……果然,果然啊!
“他或许是为了遮掩。”谢庸道。
“卜氏没有被捆绑塞口的痕迹,小臂有被抓握造成的青紫,她是被先奸后杀的。若杀安甫田、奸杀卜氏的是同一人,他应该是先杀了安甫田,再奸杀卜氏,再把安甫田拖到地上劈砍捅刺,而不会是杀安甫田,拖到地上劈砍捅刺,再去奸杀卜氏——地上血流得并不很多也是佐证,因为那时候安甫田已经死去一阵子了,体内血液凝滞,即便被劈砍捅刺多处,流的血也不多。”
“是啊,这怎么了?”崔熠问。
周祈道:“谢少卿的意思是,凶手先杀安甫田,中间经历过奸杀卜氏,他被抵挡那一下子的‘怒气’已该消了,按理说,不该再这般毁尸泄愤。”
崔熠想了想,也是,尤其中间还是奸尸,凶手心里应该……
吴怀仁则注意到周将军说的是“谢少卿”,看来少卿还需再用些功……
“你们不觉得安甫田脸上的雪花状刀痕,还有他身上这横七竖八有深有浅的刀痕太刻意了吗?关键,这么快的刀,是什么让他在左脸侧的那一刀这般短浅,耳朵都没全割下来——这是左耳。”
周祈目中精光一闪:“兵士!”
崔熠和吴怀仁也懂了:“割左耳计军功!”
谢庸点头:“凶手被抵挡一下,到底杀了安甫田,又按照从前的习惯,顺手去割他的左耳,已经下刀,突然意识到,赶忙停手,在奸杀卜氏之后,想到此处漏洞,便做补救,把安甫田拉到地上,劈砍其脸颊身体,以混淆耳畔之伤。”
既这跛脚人是兵士,他那正房中杀死安善来、挖下于氏眼睛的同伴,那个十年前作案累累的人,当也是兵士。
周祈道:“这便解释通了,为何十年前几桩旧案杀的都是唐人,这两案杀的却一家是回鹘人,一家是吐蕃人……也解释通了,这十年他为何没有在长安犯案,他在军中对战胡人呢,是近来才回到长安的。”
“宋大将军的人!”崔熠道。
周祈点头,应该就是前阵子加官进爵娶续弦的宋大将军带回来的人,他回来一个多月,时间正好对得上。
宋大将军虽是六年前去的西北,但征西军却是几十年的老底子,军中兵士有新有旧,每隔三五年就从各地征一波输送过去,那主犯十年前进入军中,如今返回长安,完全可能!
在京畿募军,京兆便有记档,崔熠让人快马回去查。
周祈虽不是什么正经兵士,却也算禁军,对军中事颇熟:“军中步兵常用小阵,同伍之人,有人用刀、有人举盾、有人用矛,其中又有人专门割耳,其割下的耳朵,算全伍的军功。宋大将军这回带回来的人不多,查找这么个跛脚的曾专门割耳的,应该不难。”
可那主犯呢?
先找到这跛脚人再说。
很快京兆府司兵参军来报,十年前虽无大批在京募兵,但当时廖昌大将军去西边,在京畿募集了一千人押运犒军之物。
作者有话要说: 唐代有大小尺,小尺大约24.5
第114章 捉拿人犯
司兵参军奉上这一千募兵的名录。谢庸、崔熠、周祈带着名录去宋大将军府上。
宋大将军是从后宅被请出来的, 脸上带着温煦笑意。这位大将军虽官高爵显, 倒不是个盛气凌人的,长得也好,长眉凤目悬胆鼻,三绺美髯,年轻的时候当也是个风流雅致的郎君。周祈喜欢凤眼,为了这凤眼儿,当时随份子一点儿都没小气。
谢庸等站起行礼, 宋大将军扶住谢庸、崔熠的臂膀,又对周祈笑道:“快都莫要多礼了。”
四人分宾主坐下,谢庸道明来意。
“哦?十年前那个灭门凶徒竟然在军中?”宋大将军皱起眉头, 回头招呼奴仆,“王长史他们是不是在偏院演武场蹴鞠呢?去叫他来, 让他带上回朝士卒的名册子。”
宋大将军回过头来对谢庸等道:“这回带回来的八千人中有一半是要解甲归田的,其中年迈伤残者不少。这跛脚凶徒若果真在军中, 便定是在这些人里。”
谢庸等都点头。
时候不大, 从外面匆匆走进两个人来,其中一个三十出头儿的样子,白净面皮,一双笑眼,看其行止像个读书人,另一个莫约二十七八岁,剑眉星目,穿武官缺胯袍, 飒爽英姿的样子会让人想起鲜衣怒马少年郎之类的词句。两人都头上勒住红抹额,一脸的汗。
二人行礼。宋大将军摆手,与谢庸等道:“这是长史王灿,振威校尉高远。”
宋大将军与两位手下官员说了长安城近来的凶案和谢庸等的怀疑,王灿忙施礼道:“下官已经让人去取名册了。只是这其中谁当初是专管削耳的,还要细细地查问。”
宋大将军看高远:“近之知道吗?你惯常在营间行走,可记得这里面谁跛脚、身材高大,又曾是割耳的?”
高远想了想,肃然叉手道:“下官只能想起一个迟二郎来。”
宋大将军皱眉,约莫想不起这是哪个。
“请高校尉说一说这迟二郎。”谢庸道。
“迟二郎确是个身高体壮的,上阵颇勇猛,是步卒军中一个队正,若不是性子不好,几次在军中打架,早该提校尉了。去年秋与吐蕃一战中,他伤了左脚,今年便退了回来。”
谢庸展开京兆府募军名册,一目十行地浏览,很快便找到了这“迟二郎”,当年入伍时十九岁,身长八尺五寸,万年县通善坊人,应该就是他!
“既是解甲归田的,此人如今还住在军中吗?”谢庸问。
“已经遣散了。”高远道。
那便只能去其家找他了。
周祈突然问:“听说斥候们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的,敢问大将军,他们练不练轻身功夫攀墙术?”
宋大将军点头:“他们虽不专门练攀墙术,但确实练些轻身功夫。周小将军疑心另一个凶徒是军中斥候?”
周祈点头。
“斥候乃军中要卒,这回是回朝,带回来的斥候不多,极好查。”
高远淡淡地道:“不必查了,这人应当是白敬原。他与这迟二郎熟。”
宋大将军竟然也记得这个人:“上回侦得吐蕃伏兵的里面是不是就有他?”
高远点头答是。
宋大将军摇头:“可惜了……”
谢庸问:“此人应该不在解甲之列吧?”
王长史道:“不在解甲之列,斥候们住在大营中。”
宋大将军让王长史亲自带谢庸等去抓人——却扑了个空。
不只他不在,营中许多士卒都不在。想也知道,士卒们难得回长安,哪里在营中憋得住?自然有家可回的回家,家不在长安的也要出去逛逛。
衙差翻找白敬原的东西,并没发现什么赃物。
同营的人有些惶恐,不知道白敬原犯了什么事,让绯袍官员亲自来找。
谢庸问他们,其中一人道:“他应该是去迟二郎那里了。恍惚昨日听他说,迟二郎要修宅子,估计他去帮忙了。”
谢庸、崔熠、周祈带人赶赴通善坊。
见到官员衙差们,门口担着碎砖瓦出来的一个瘦削身材的年轻人神色一变,扔下担子,逃进院里。
周祈吆喝衙差们:“去后墙围住!小心狗急跳墙伤人。”
周祈拽出横刀,当先闯进迟二家的院子。
迎头一刀劈过来,周祈赶忙拿刀架住,定睛看去,是一个身材极高大的壮汉,怒目圆瞪,庙里金刚似的。
壮汉身后又有些旁的穿短打的汉子,手里拿着铁锹、棍棒、砖头之类,谢庸沉声道:“官府办案,闲杂人等退后。”
汉子们惊疑地互视一眼,到底老实地退远了。
白敬原不在院中,显是翻墙跑了,谢庸带人去追。
周祈擒拿迟二郎。迟二郎虽身高力大,人也凶戾,但功夫怎敌周祈?况且他如今是“匪”,心下早乱了阵仗,只不过熬了六七式,便被周祈以刀抵在了颈上。
周祈把迟二郎交给衙差们,也急忙去追白敬原。
白敬原被衙差们堵在了小曲中,双方正打得难解难分。
周祈抱刀站在谢庸身旁看。
这白敬原的功夫确实不错,脚下步子腾挪辗转,一把刀劈砍捅刺、上下翻飞,对几个差捕好手,也只小落下风。
他使的是军中七绝刀。七绝刀据说是凌烟阁名臣鄂国公尉迟敬德所创,从打铁中化来的,简单,不花哨,威力却不小,是军中最常见的刀法。
七绝刀中也间或夹杂着那么一两式旁的招式。
突然,白敬原探身以刀为棍横扫出去,衙差们或挡或躲,白敬原借着这一瞬之机,竟不惜被刺伤上臂,一个翻身,从衙差们头顶翻了过来,直奔周祈,“别动!动就杀了她!”
衙差们都不约而同地抿起嘴,有点不知道这位是精是傻,想死中求活劫持小娘子是挺精的,但你劫持的——那是小娘子吗?那是大老虎花豹子!
谁想与这凶徒先交上手的竟然是谢少卿!
周祈有些无奈,又有些熨帖,自己有多少年没在打架的时候被这样护着了?平时兄弟们都是“好了!老大来了!老大威武!”
不会爬墙,只得绕过来的崔熠站在小曲头上一脸悻悻,刚才看老谢翻墙就觉得不对,他果然藏奸……老谢!你行!
第115章 审问二犯
谢庸用剑, 周祈用刀, 谢庸用剑虽不算老辣,却稳健,不急不躁,总能料敌于先,颇有些大将气,周祈用刀却霸道中带着三分街头痞气,又强横又不要脸。单只周祈自己拿下白敬原便不难, 更何况再加上谢庸,两人刀剑配合,只打得白敬原左支右绌, 全无还手之力。
看他们一起打架,似颇为默契的样子, 崔熠心里很有些羡慕,若回去加紧练阿周给的刀谱, 应该过不几年也能并肩子跟他们一起上了吧?这若编到传奇里, 就是《三英擒凶》……
崔熠心里又埋怨周祈,她定然是早发现了,却还帮老谢瞒着。今日这事,一定要让老谢烤五回,不对,十回羊肋骨,每次吃完还得玩牌,贴阿周满脸纸条, 不如此不能算完,到时候也带着阿彤一起去……
崔熠不过乱琢磨片刻,周祈的刀已经架在了白敬原的脖子上,衙差们上前将之绑住。
崔熠上前,似笑非笑地看看谢庸,又看看周祈,“哼”一声,负手转身走了。
周祈在身后小声道:“没有五顿烤羊肉,莫想过得去。”
谢庸看着崔熠的后脑勺,亦轻声笑道:“五顿怕是不行。”
捉到了迟二郎和白敬原,衙差们又在屋中起出了赃物,除现钱外,还有些女子首饰,并些玉飞马、银酒壶、胡式金币等金银玉器、古董摆件,一共两包,都用胡式长袍包着,其中一条袍子上有抹擦血痕。那两件袍子看长短大小怎么也不可能是迟二郎的。
衙差们虽未找到那双带有血污的鞋子,但找了迟二郎其余的鞋,其大小宽窄与血脚印相同,关键是左脚跟磨损都极浅。
谢庸、崔熠、周祈带着人犯回大理寺,王寺卿升堂亲审。先审的是证据最足的迟二郎。
迟二郎倒也光棍,承认得很痛快:“不错,那些胡人是我杀的。杀个把胡人有什么错?那些胡人杀了多少咱们唐人?他们凭什么在长安好吃好喝、呼奴唤婢,过这太平富贵日子?我们这些人流血流汗,伤胳膊断腿,过得反倒穷哈哈的,凭什么!”
王寺卿不与他辩驳对错:“说说你们是如何作案的,先说崇化坊案。”
迟二郎缓一口气,想了想道:“我头两天先去踩过点子,夜里潜在崇化坊的一处荒宅中,等三更天,便从墙头儿翻进那胡人家,先去主屋,杀了那胡商夫妇,又去主屋下房杀了仆役和仆妇,最后去后院,看那两个胡人小娘子白羊似的,便奸了她们,末了一刀抹了脖子。贵人们莫可怜她们,边关打起来,若我们的小娘子落在那些胡人手里也是这般。杀完了小娘子们,我回到主屋搜了财货,又去那荒宅藏着,等开了坊门,便大摇大摆走了。”
“那长寿坊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