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仁至义尽
皇后自杀未遂!刘彻一时被这个消息震懵了。阿娇真的会这么做吗?不,她那么骄傲,为了救母亲,宁可长跪不起披发待罪也绝不软语相求,又怎会为了争宠而不顾尊严地寻死觅活?但救起她的太医言之凿凿,她确是在自己和子夫去过甘泉宫后就服了毒,难道是自己伤得她实在太深,竟让她真的生出了求死之心?
面对刘彻询问的目光,阿娇淡淡一笑,开口说了一句:“皇上——”,却被刘彻打断道:“阿娇,从前只有我们两人时你都叫我彻儿的,为什么今日却叫我皇上,难道我们已疏远至此,你再不愿把我当作昔日的彻儿了?”
阿娇闻言心中一痛,强压下满腹的幽怨酸楚,浅笑着道:“你已经长大了,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早已不再是昔日那个天天喊着‘阿娇姐’的彻儿了。如今你有了卫子夫,也不再只是阿娇一个人的丈夫了。那些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放心吧,我不会再做傻事,还是那句话,只要你还需要我,不曾抛弃我,我就一直在这里陪着你。”
刘彻握住阿娇的手,垂下头去道:“阿娇,是我负了你。”
此时的阿娇知道她的彻儿永远不可能回头了,纵然她此刻向他倾尽一生全部的爱意,也再不能换回他的一颗真心。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保有自己的尊严,继续用微笑来装点她的骄傲。
阿娇是从母亲口中得知采苓的死讯的,没想到就在自己余毒未清而病在榻上的这几日,采苓竟然投水而死了。
“母亲,告诉我采苓是怎么死的?”
馆陶大长公主看到女儿似已洞悉一切的眼神,轻叹道:“她是被太皇太后下令扔到沧池中溺死的。”
阿娇怔怔地坐在那里,良久无言。
“阿娇,我知采苓自幼就服侍你,你心疼她,可她的所作所为已百死莫赎,太皇太后如此处置她已是留了余地,而且还命人将她好好葬了,对她也算是仁至义尽。”
阿娇苦涩地一笑,“仁至义尽?一个可怜人的性命就这样被生生夺去,我觉得自己手上都沾了采苓的血。如果当初我没有带她入宫,恐怕她现在早已嫁了个好人家,相夫教子,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上。是我害了她,也害了她的孩子,让她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采苓的死让阿娇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人也变得郁郁寡欢。这年的某个秋日,阿娇从长乐宫拜见过太皇太后出来,她打发走身边的宫人,独自一人来到了沧池边,望着那苍碧的池水发起愣来。忽然,她看到采苓在池水中向她挣扎呼救,忍不住情急地伸手去拉采苓,结果一个立足未稳,整个人跌入池中。当冰冷的池水将她包围,不断地涌入她的口中时,她竟未感到丝毫的恐惧,只想着:“采苓别怕,我来陪你了……”。
一双有力的大手抓住了即将沉下去的阿娇,将她轻轻托起,一步一步送上了岸。
看到阿娇醒了过来,佩青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柔声道:“娘娘终于醒了,可真让太皇太后担足了心,佩青这就去向她老人家禀报一声。”
窦太后拉着阿娇的手,几度想温言安慰,最终却还是硬了心肠道:“阿娇,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相信你绝不会为了些许挫折就去轻生的。只是你这孩子用情太重,一个刘彻已伤得你够了,还要去为那个背主求荣胆大妄为的婢女伤心成魔,这样做实在是太不值得!你可知今日之事若被传了出去,你忌妒卫子夫为争宠而几度寻死的谣言就会坐实,从此以后在刘彻乃至世人的眼中,你就是一个娇纵善妒的皇后。”
恭听着大外母的训责,阿娇倒是没太往心里去,因为她明白自己今日的举动实在太过出格,糊里糊涂地掉进水里,真要解释说是为了采苓,恐怕只会被当作疯话。既然解释不清,别人就难免怀疑自己是故意寻死,何况数月前自己就曾“服毒自尽”过。但即便被如此怀疑又如何?难道自己做个谦恭忍让的好皇后,彻儿就会回心转意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吗?至于世人的看法如何,自己本来就从未曾在意过,失去了彻儿,一切都已没有意义。
阿娇被太皇太后留在长乐宫中休养,经过落水一事,她对采苓的死也就释然了,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她却不知,此时宫中已有传言四下散播,说皇后骄妒成性,容不下卫夫人,先是与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合谋加害卫夫人之弟卫青,进而要加害夫人和她腹中的孩子。阴谋未遂,为了争宠,又几番寻死,想以此胁迫皇上。这些传言虽很快就被太皇太后用雷霆手段压制下去,可最终还是传到了阿娇的耳中。当刘彻来长乐宫探望她时,她从他看她的眼神中看出,那些传言还是起了作用。此时她已懒于向他解释,只想:“你既不信我,我又何苦去求你信我。”
数日后,皇后娘娘的凤驾离开长乐宫。
在回甘泉宫的路上,阿娇远远看到一队人骑着马似在追逐什么。她命人停了车驾,凝目细看,发现那些人是在围猎,其中领头之人骑了一匹白马,正拉弓射箭,身姿潇洒出众。
“采萍,那人可是韩嫣?”
“是的,翁主,韩嫣的骑射在京城一带是无人能及的,听闻他近来常带人四处打猎寻兴。”
“他不是已官升上大夫,怎么竟荒于政务,终日玩乐?”
“岂止是简单的玩乐而已,翁主有所不知,听人说这韩嫣喜欢射弹弓,竟命人以金为丸,每天都会射失十余个,长安城中的儿童都追逐着他捡拾金丸,久了就被人传作:苦饥寒,逐金丸。”
阿娇听了默然不语,心中不免为韩嫣叹息:“你这痴人,心已输给了他,难道命也要被你如此作践,最终断送给了他?”
望着远去的韩嫣,阿娇回想起昔日彻儿、韩嫣和她在阳光下玩耍打闹的情形,一切恍如昨日,可时光不会倒流,那份纯真的感情也一去不复返了。
面对刘彻询问的目光,阿娇淡淡一笑,开口说了一句:“皇上——”,却被刘彻打断道:“阿娇,从前只有我们两人时你都叫我彻儿的,为什么今日却叫我皇上,难道我们已疏远至此,你再不愿把我当作昔日的彻儿了?”
阿娇闻言心中一痛,强压下满腹的幽怨酸楚,浅笑着道:“你已经长大了,成了君临天下的帝王,早已不再是昔日那个天天喊着‘阿娇姐’的彻儿了。如今你有了卫子夫,也不再只是阿娇一个人的丈夫了。那些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放心吧,我不会再做傻事,还是那句话,只要你还需要我,不曾抛弃我,我就一直在这里陪着你。”
刘彻握住阿娇的手,垂下头去道:“阿娇,是我负了你。”
此时的阿娇知道她的彻儿永远不可能回头了,纵然她此刻向他倾尽一生全部的爱意,也再不能换回他的一颗真心。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保有自己的尊严,继续用微笑来装点她的骄傲。
阿娇是从母亲口中得知采苓的死讯的,没想到就在自己余毒未清而病在榻上的这几日,采苓竟然投水而死了。
“母亲,告诉我采苓是怎么死的?”
馆陶大长公主看到女儿似已洞悉一切的眼神,轻叹道:“她是被太皇太后下令扔到沧池中溺死的。”
阿娇怔怔地坐在那里,良久无言。
“阿娇,我知采苓自幼就服侍你,你心疼她,可她的所作所为已百死莫赎,太皇太后如此处置她已是留了余地,而且还命人将她好好葬了,对她也算是仁至义尽。”
阿娇苦涩地一笑,“仁至义尽?一个可怜人的性命就这样被生生夺去,我觉得自己手上都沾了采苓的血。如果当初我没有带她入宫,恐怕她现在早已嫁了个好人家,相夫教子,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上。是我害了她,也害了她的孩子,让她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采苓的死让阿娇一直处于深深的自责之中,人也变得郁郁寡欢。这年的某个秋日,阿娇从长乐宫拜见过太皇太后出来,她打发走身边的宫人,独自一人来到了沧池边,望着那苍碧的池水发起愣来。忽然,她看到采苓在池水中向她挣扎呼救,忍不住情急地伸手去拉采苓,结果一个立足未稳,整个人跌入池中。当冰冷的池水将她包围,不断地涌入她的口中时,她竟未感到丝毫的恐惧,只想着:“采苓别怕,我来陪你了……”。
一双有力的大手抓住了即将沉下去的阿娇,将她轻轻托起,一步一步送上了岸。
看到阿娇醒了过来,佩青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柔声道:“娘娘终于醒了,可真让太皇太后担足了心,佩青这就去向她老人家禀报一声。”
窦太后拉着阿娇的手,几度想温言安慰,最终却还是硬了心肠道:“阿娇,你是我看着长大的,我相信你绝不会为了些许挫折就去轻生的。只是你这孩子用情太重,一个刘彻已伤得你够了,还要去为那个背主求荣胆大妄为的婢女伤心成魔,这样做实在是太不值得!你可知今日之事若被传了出去,你忌妒卫子夫为争宠而几度寻死的谣言就会坐实,从此以后在刘彻乃至世人的眼中,你就是一个娇纵善妒的皇后。”
恭听着大外母的训责,阿娇倒是没太往心里去,因为她明白自己今日的举动实在太过出格,糊里糊涂地掉进水里,真要解释说是为了采苓,恐怕只会被当作疯话。既然解释不清,别人就难免怀疑自己是故意寻死,何况数月前自己就曾“服毒自尽”过。但即便被如此怀疑又如何?难道自己做个谦恭忍让的好皇后,彻儿就会回心转意重新回到自己身边吗?至于世人的看法如何,自己本来就从未曾在意过,失去了彻儿,一切都已没有意义。
阿娇被太皇太后留在长乐宫中休养,经过落水一事,她对采苓的死也就释然了,心情也慢慢好了起来。她却不知,此时宫中已有传言四下散播,说皇后骄妒成性,容不下卫夫人,先是与母亲馆陶大长公主合谋加害卫夫人之弟卫青,进而要加害夫人和她腹中的孩子。阴谋未遂,为了争宠,又几番寻死,想以此胁迫皇上。这些传言虽很快就被太皇太后用雷霆手段压制下去,可最终还是传到了阿娇的耳中。当刘彻来长乐宫探望她时,她从他看她的眼神中看出,那些传言还是起了作用。此时她已懒于向他解释,只想:“你既不信我,我又何苦去求你信我。”
数日后,皇后娘娘的凤驾离开长乐宫。
在回甘泉宫的路上,阿娇远远看到一队人骑着马似在追逐什么。她命人停了车驾,凝目细看,发现那些人是在围猎,其中领头之人骑了一匹白马,正拉弓射箭,身姿潇洒出众。
“采萍,那人可是韩嫣?”
“是的,翁主,韩嫣的骑射在京城一带是无人能及的,听闻他近来常带人四处打猎寻兴。”
“他不是已官升上大夫,怎么竟荒于政务,终日玩乐?”
“岂止是简单的玩乐而已,翁主有所不知,听人说这韩嫣喜欢射弹弓,竟命人以金为丸,每天都会射失十余个,长安城中的儿童都追逐着他捡拾金丸,久了就被人传作:苦饥寒,逐金丸。”
阿娇听了默然不语,心中不免为韩嫣叹息:“你这痴人,心已输给了他,难道命也要被你如此作践,最终断送给了他?”
望着远去的韩嫣,阿娇回想起昔日彻儿、韩嫣和她在阳光下玩耍打闹的情形,一切恍如昨日,可时光不会倒流,那份纯真的感情也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