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御林军-1
  11-御林军-1
  刘潇做的第三件事:军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在回南京前,刘潇让周家庆在上海市郊的西南处,一个僻静的地方
  购买了一栋较大的公寓,并买下公寓后面约四万平方的土地。
  周家庆按照刘潇的指示,用三米的高墙,把这些土地圈了起来,沿墙全部种上树,用以遮挡外界向里面窥探的视线。同时高墙也把前面公寓相隔开,两者只有一小门相通。
  后院里距离公寓六十米的地方,盖了一栋南北向的三层楼房。在一楼,伙房居于楼的西面,中间为食堂,藏书室居于楼东面,阅览室借用食堂吃饭的地方。二、三楼为宿舍,大楼正门开在朝南的一面,大门前有一小平台,上面树立了一根八米高的旗杆。
  宿舍楼西边相距三十米紧靠围墙的地方,面朝东建了一栋宽敞的三层楼房。一楼有室内体能训练馆,刘潇打算在这里对今后来此地的人们进行博击技能训练。二楼是一个三十米长大通间,三楼被隔成一个个四米宽、五米长的房间,用来做学生宿舍。
  宿舍楼东边相距三十米靠围墙的地方,面朝西同样是一栋宽敞的三层楼房,不同的是,一楼全部是大通间,里面除了楼梯什么也没有。二、三楼这同样被隔成了一个个四米宽、五米长的房间,用来做学生宿舍
  另一方面,回到上海后,刘潇通过杜月笙,让阿玉在上海全市大量收留机灵的流浪孤儿,逐个交由刘潇审查。最后留下一百六十名八岁左右,身体正常、智力合格的孩子,陆续安顿进已经盖好的楼房中。
  一百六十名经过刘潇考察合格的孤儿全部到齐后,刘潇请周家庆动用他老同学的关系,为这些孤儿分别在附近十家小学报了名。
  虽然周家庆不明白刘潇建这些楼房和收留这些孤儿,到底是要干什么。但完全被刘潇的聪明才智所征服的他,也不多问什么,在刘潇要求的时间里,依一的办好了相关的事宜。
  刘潇为所有来到这儿的孩子们,准备了整齐划一的服装。内衣、内裤、毛衣各三套,上学期间的外套两件,用于体能训练的作训服两套,床上用品、洗涮用具一应齐全。
  孤儿的日常生活由阿玉负责管理。
  别看阿玉姑娘不识多少字,但由于她是大奶奶的陪嫁丫头,大奶奶一过世,二奶奶看她对大奶奶和宝玉忠心,且人小机灵,于是把她要到自己身边来进行刻意的培养。
  在陪伴刘宝玉这个魔头的十多年间,经历了刘宝玉无以计数的顽皮任性“磨练”后,现在对这些孤儿的管理,在她来看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一百六十名流浪的孤儿就是耍什么花招,全部别想瞒过阿玉姑娘的眼睛。
  搞得最后,孩子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被阿玉姐找去问话,一个个见到阿玉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立马变得规矩起来。
  阿福负责管理食堂,每天负责带着三名厨房师傅买菜、买米、买煤,准备一百六十名孩子的饭菜。
  在阿福和三名厨师的精心喂养下,一百六十个原本面色发黄瘦不拉几的孩子们,现在一个个吃的红光满面,纷纷开始长个头了。
  陪刘宝玉读书四年的阿福,虽然能进行简单的账目管理,但大量的后勤工作还是让阿福忙的头昏脑涨,时常在阿玉跟前小声嘟囔着想爹娘,要回南京。
  考虑到阿福的实际情况,同时公寓确实也需要人手来打理。刘潇悄悄的给刘张氏打电报,让刘张氏从南京把阿福父母要到上海,同来的还有刘府中眼睛亮堂做事麻利嘴严的四个丫鬟。
  刘潇让阿福父母负责管理孩子们的伙食,阿福报名去上学,安心的学习文化知识,所有的学习费用,均由刘潇负责。
  对这群孩子的日常生活,刘潇完全采取了军事化管理的模式。所有人必须统一着装,每天早上按时起床、洗漱、就餐、上学、活动,包括休息都必须事先排好队,并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
  进入公寓后院的孩子们,首先进行的是队列训练。
  刘潇通过周家庆,从上海的英国租界,请来四名英国士兵做为教官。
  这些个英国人,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高贵的民族,对于中国人抱着一种蔑视的态度。刚来的时候自行其是,根本不把这个十几岁大的小屁孩当一回事。
  刘潇也不和这些英国人多啰嗦,最初和他们一起出操列队,一块探讨西方世界著名的军事家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皇帝、威灵顿公爵和克劳塞维茨,并对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进行评点。
  从亚历山大东征埃及,打败大流士;凯撒统一罗马,远征非洲;拿破仑横扫欧洲,远征俄国;以及滑铁卢战役中,英国指挥官威灵顿公爵排兵布阵的奥秘;第一次时间大战,英法联军和德奥联军在战略上的得失等等。这些在欧洲军事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事件,逐一进行了评点。
  刘潇标准的英语,丰富的军事知识,对欧洲历史事件深刻的剖析,以及并不输给他们这些成年人的体能,很快让这些英国军人折服。加上刘潇所给的高额报酬,这些个英国军人在随后的教学中,慢慢开始变得特别认真和专注起来。
  孤儿们也为刘潇争气,大家认真学习相互攀比,很快就掌握了队列的基本要领。早上出操的时候,由孩子们自己组成的队列,也变得有模有样,举手投足之间,开始透露出一股军人的气息来。
  刘潇之所以要招收这些八岁左右的流浪孤儿,原因有二:
  一、流浪孤儿,作为被社会和家庭所抛弃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要想在这个严酷的社会里生存,唯有充分的发挥出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同时又要能够忍受一切的劫难和痛苦,这样才能生存下来。其意志坚定且聪明过人。
  这些人在处理社会中所有事物的时候,总是事先谨慎缜密的分析和思考,找出对方的弱点所在,之后果断快速的行动,乘对方不备,一击得手。他们的这种行事风格,既是多年流浪生活所养成,也是特种部队战士所必须的。只要教育培养的方式得当,将他们转别称一名优秀的特战士兵并非难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这些流浪的孤儿,由于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普遍遭到人们的歧视,一旦刘潇收养了他们,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让他们重新成为一个被社会所接纳和尊重的人,那么对帮助他们改变了一切的人——刘潇,其忠心可靠的程度是别的人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流浪孤儿在过去的生活中所养成的:孤僻、、暴力倾向、缺乏同伴间的信任和投机性格等陋习,也必须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逐一纠正。
  所以在为孩子们提供优良的日常生活中,刘潇鼓励孩子们相互之间正常的对抗。
  为了在对抗中不吃亏,聪明的孩子们,开始纷纷为自己找到一个任何时候都能够依赖的小伙伴。
  但这种关系,“家里”一般默认二人为一组。一旦确定关系,则将两个人调整到同一个房间的上下铺来,并在同一个小队和同一所学校学习,此种关系从此基本上保持不变,一直到他们成长为大人。
  所有的集体活动,均按所在学校来分类排队进行。凡那个小队的成员迟到或完不成的,整个小队将全部遭到禁食两顿的处罚。
  让“家里”的孩子们懂得,除了可以依赖自己的小伙伴之外,大家要完成任务,还必须团结和依靠整个团队。从而培养孩子们集体主义、相信自己的伙伴和遵守纪律的观念,促使他们摒弃在社会上流浪的过程中,无意中养成的懒散、孤僻和自私的陋习。
  在这个大院的最初一段时间里,男孩们还是以学习为主,锻炼身体为辅。
  每天,除早晨起床后,由刘潇带领,全体人员在院内跑一千米外,还必须集体步行去四、五公里外的学校。
  放学后,同一学校的队员必须在学校门口集中。然后集体列队步行返回大院。通过民主选举的办法,每个学校选出正、副队长各一名,由他们来负责整个小队在大院内外的一切活动。
  每天晚饭后,经过短暂的休息,所有孩子统一在食堂自习完成作业。十名聘请来的老私塾先生,负责指导孩子们的学习,每名私塾先生每个月的报酬为五块大洋。
  每天晚上8:20,孩子们自习结束。十名老私塾,在阿玉的陪护下,必须在十分钟内离开大院。
  晚上8:30,大院全体孩子们列队集合,在一楼食堂有序坐好,全体观看战争影片。
  那个时候的影片、特别是战争影片并不多,可刘潇还是花大价钱从国外进口,并请人进行了简单的翻译或配上字幕。
  虽然许多电影放了无数次,但每当影片中出现士兵们奋勇冲锋英勇杀敌的场面时,孩子们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而当影片中的英雄,在经历了千难万苦完成了任务,最后光荣地战死时,孩子们又都满含着热泪,默默的凝视着银幕。
  每次电影放映结束后,刘潇都要以大人的模样,或自己或让热血沸腾的一名男孩站在食堂的饭桌上,给大家品论或表演一番电影中激动人心的对白或场景,煽起大家心中渴望成为英雄的豪情和战友间的友情,从而达到在精神上锤炼这些孩子的目的。
  每个星期天。做为对一周表现优秀的孩子的奖励,刘潇带领学习和锻炼优秀的前十名男孩去市区集体游玩。当然,游玩还是以到当地驻军参观为主,市区品尝美食和游乐为辅。
  其他的男孩则被留在家中按计划平整后院,修建跑道,挖掘、垒砌自己也不知道做什么用的水坑、单面高墙等。
  完成规定的任务后,孩子们开始在院内自由活动。打篮球的有,打排球的有,但孩子们做喜欢的还是一块踢足球。只是由于没有号的裁判,一场乱哄哄的足球赛下来,总会有那么几对孩子,因为对比赛中的判罚意见不一,大家在场边上捉对“比试”起来。
  学习、锻炼成绩最差的后十名男孩,除了要和其他孩子一起完成上述工作外,还要在跑道上加跑十圈,做为落后的惩罚。
  慢慢的,拼搏和争当第一的气氛,开始在整个大院的孩子们中间弥漫开来。孩子们在这里看到和感受到,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奋力去争取第一,否则,你只能成为一个人人瞧不起,处处被人欺负的软蛋。而要想成为第一,除了自己的勤奋努力外,小伙伴的相互支持和集体的帮助,也是不可缺少。
  南京回来后的四个月,刘潇仿照后世美国军方培养初级军事情报人员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男孩之家”已经初具规模。
  对外,则宣称是周家庆成立的“孤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