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赶集
原来这秦娘子就是魏青棠,当初在渭水密林,她答应宋离走,便马上离开京城。
那会儿天地虽大,她却不知该去往何处,于是随波而流走到哪儿算哪儿。后来是要到临盆的时候,来到这小山村,村长和村长夫人都很和善,在他们的帮忙下生下孩子,也就顺势留下来。这五年间,她着实吃了不少苦,秀丽的容颜平添风霜,纤滑的手指也变得粗糙,不过好在有这一双孩子,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般想着,魏青棠松开两个孩子,摸摸脑袋道:“饿了吧,吃饭。”
琅琅欢呼一声,立刻迈开小短腿跑到灶房拿碗,云昭迟疑了下,问:“娘,是不是有什么事?”
魏青棠讶然地看着他,这个年少冷峻、且远超同龄人成熟的孩子皱了下眉,道:“您刚刚说委屈我们……您以前从不会说这话。”
魏青棠顿了一下,摸摸他的脸:“昭儿,娘只是顺口一说。”
云昭将信将疑地望着她,却还是转身往灶房去了,她看着长子背影,心头暗暗摇头。
这两个孩子,明明差不多大,性格却天差地别。
琅琅就是个小甜心,天真活泼,招人喜爱,可昭儿就更像云殊的性子,少年老成、冷峻沉静。
其实魏青棠不希望如此,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年纪的事,昭儿这样懂事得早,反而会很累。
这时灶房里传来呀得一声,她赶忙过去,只见云昭半跪在灶台边,双手呈接人的姿势,琅琅就摔在他怀里。那臭小子撅着小嘴,脸都苦成一团了,却还是宝贝似的举着手中烙饼。
魏青棠一见就全明白了,琅琅贪嘴,必是想去拿饼,结果够不着摔了跤。
至于云昭,自然及时接下。
她拧起眉头正要进去训两句,哪知琅琅忽然仰起脸,将手里烙饼塞到云昭嘴里:“哥哥,吃!”
云昭看上去也像要发火,被他这一弄,倒不好意思发作了。
他把人扶起来,拿着烙饼塞给弟弟:“自己吃。”说完还拍拍他屁股上的灰。
琅琅却固执地递到云昭嘴边,大有一副你不要我也不要的模样……
魏青棠看着这幕,唇角不自觉扬起,懂得分享、兄友弟恭,这确实让她很欣慰。
这顿晚饭吃罢,一家三口坐在炕上,魏青棠取了针线做活,琅琅便趴在一边看,看着看着,小家伙困意来了,就闭上眼睛。
云昭低声说了句:“爱睡鬼。”还是把一件被褥给他盖上。
这会儿马上要入秋了,魏青棠看着两个孩子身上单薄的夏衣,思索了下,问:“昭儿,想不想出去看看?”
云昭下意识回了句不想,紧接着马上抬起脑袋,一向镇定的眼里流露出两分紧张道:“娘,你说什么?”
魏青棠看他这模样就知道是想的,也是,这五年她从来不准他们离开村子,因为怕外面危险,更怕被人认出来。可这样忽略了一点,就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本就该对外面世界最是好奇。
她顿了顿,若无其事道:“马上要立秋了,娘打算进城买些东西,再给你俩一人做件衣裳,想去吗?”
云昭咬紧嘴巴,用力点了下头,接着又道:“那琅琅呢?”
魏青棠道:“一起去。”
翌日一早,魏青棠就起身收拾东西,云昭被她的动静弄醒,也跟着起来帮忙。
一家人里只有琅琅最后醒过来,迷迷瞪瞪地看着母兄,揉眼问道:“娘亲,哥哥,你们怎么起得这么早啊?”
魏青棠正把两件做好的绣帕收进绣袋里,又取了一吊钱贴身放置,听见琅琅的话没来得及答,那边云昭淡淡道:“进城。”
“哦……进城啊……什么?!”琅琅猛地睁大眼睛,狠狠揉了两下才问,“娘亲,琅琅没听错吧?要进城吗?”
魏青棠点了下头,将一件粗黄布衣给琅琅穿上,琅琅抱住她手臂求证:“娘亲,真的要进城吗?”
这么多年,他们兄弟俩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村东头的大槐树下。
看着孩子激动的神情,魏青棠心里一阵内疚,顺手将人抱起来:“对,进城。”
村子离县城很有些距离,而这里出行自然是不会有马车或软轿的,魏青棠付了隔壁王大婶家十个铜板,换来一辆牛车代步。乡下的路坑坑洼洼,一路都不太平,但因为第一次离村,两个孩子都很兴奋。
沿途上,还有不少田里劳作的村民打招呼。
“哟,秦娘子这是要进城呐?”
“怎么还把俩娃带上了?”
“哎我说早该带了,那城里边和咱乡下不一样,娃去看看也好见见世面。”
魏青棠一一点头致意,嘴角微扬,浅浅笑意如三月春风,看得那些村民都呆住了。
“等等、等一下!”
身后忽然有人在喊,她停下回头,原来是村长赶过来。
村长是个五十出头的老人家,头发白了大半,他气喘吁吁地赶上来道:“秦娘子,你们不能出去!咱们春晓山附近来了伙流匪,凶得很,你要是撞上他们可就倒霉了!”
魏青棠眉心一跳。
流匪在大盛并不稀奇,以往在京城,那个抢了魏九五千万两白银的黄风寨就是其中之一。只是那会儿是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才会逼得许多百姓不得不做流匪,怎么阿殊登基后,这些还没改观吗?
正想着,忽然袖子一沉,低头看去,两孩子都眼巴巴地望着她。
魏青棠拍拍脑袋,道:“村长放心,我们会早去早回的。”
“诶——你,怎么不听劝呢!”村长急得直跺脚,魏青棠笑了笑,驾着牛车去了。
她虽然武功不行,但对付几个流匪,还是绰绰有余的。
结果这一路上十分平安,别说流匪,就连个人影也没看见便到了县城。
今天是十五,正是赶大集的时候,城里城外人头攒动,当真是热闹得很。魏青棠把牛车停在驿站,付了两文钱,就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孩子往里面走。
云昭和琅琅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眼睛都快瞪直了,县城里边,街道两侧摆着许多个摊位,吃得、用得、藏品、胭脂水粉,应有尽有。
魏青棠没有先急着买东西,而是熟门熟路的来到一家蜀绣铺面前。
那铺面老板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见她过来,忙不迭迎起身:“秦娘子来啦,今天又有什么好东西要卖?”
那会儿天地虽大,她却不知该去往何处,于是随波而流走到哪儿算哪儿。后来是要到临盆的时候,来到这小山村,村长和村长夫人都很和善,在他们的帮忙下生下孩子,也就顺势留下来。这五年间,她着实吃了不少苦,秀丽的容颜平添风霜,纤滑的手指也变得粗糙,不过好在有这一双孩子,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般想着,魏青棠松开两个孩子,摸摸脑袋道:“饿了吧,吃饭。”
琅琅欢呼一声,立刻迈开小短腿跑到灶房拿碗,云昭迟疑了下,问:“娘,是不是有什么事?”
魏青棠讶然地看着他,这个年少冷峻、且远超同龄人成熟的孩子皱了下眉,道:“您刚刚说委屈我们……您以前从不会说这话。”
魏青棠顿了一下,摸摸他的脸:“昭儿,娘只是顺口一说。”
云昭将信将疑地望着她,却还是转身往灶房去了,她看着长子背影,心头暗暗摇头。
这两个孩子,明明差不多大,性格却天差地别。
琅琅就是个小甜心,天真活泼,招人喜爱,可昭儿就更像云殊的性子,少年老成、冷峻沉静。
其实魏青棠不希望如此,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年纪的事,昭儿这样懂事得早,反而会很累。
这时灶房里传来呀得一声,她赶忙过去,只见云昭半跪在灶台边,双手呈接人的姿势,琅琅就摔在他怀里。那臭小子撅着小嘴,脸都苦成一团了,却还是宝贝似的举着手中烙饼。
魏青棠一见就全明白了,琅琅贪嘴,必是想去拿饼,结果够不着摔了跤。
至于云昭,自然及时接下。
她拧起眉头正要进去训两句,哪知琅琅忽然仰起脸,将手里烙饼塞到云昭嘴里:“哥哥,吃!”
云昭看上去也像要发火,被他这一弄,倒不好意思发作了。
他把人扶起来,拿着烙饼塞给弟弟:“自己吃。”说完还拍拍他屁股上的灰。
琅琅却固执地递到云昭嘴边,大有一副你不要我也不要的模样……
魏青棠看着这幕,唇角不自觉扬起,懂得分享、兄友弟恭,这确实让她很欣慰。
这顿晚饭吃罢,一家三口坐在炕上,魏青棠取了针线做活,琅琅便趴在一边看,看着看着,小家伙困意来了,就闭上眼睛。
云昭低声说了句:“爱睡鬼。”还是把一件被褥给他盖上。
这会儿马上要入秋了,魏青棠看着两个孩子身上单薄的夏衣,思索了下,问:“昭儿,想不想出去看看?”
云昭下意识回了句不想,紧接着马上抬起脑袋,一向镇定的眼里流露出两分紧张道:“娘,你说什么?”
魏青棠看他这模样就知道是想的,也是,这五年她从来不准他们离开村子,因为怕外面危险,更怕被人认出来。可这样忽略了一点,就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本就该对外面世界最是好奇。
她顿了顿,若无其事道:“马上要立秋了,娘打算进城买些东西,再给你俩一人做件衣裳,想去吗?”
云昭咬紧嘴巴,用力点了下头,接着又道:“那琅琅呢?”
魏青棠道:“一起去。”
翌日一早,魏青棠就起身收拾东西,云昭被她的动静弄醒,也跟着起来帮忙。
一家人里只有琅琅最后醒过来,迷迷瞪瞪地看着母兄,揉眼问道:“娘亲,哥哥,你们怎么起得这么早啊?”
魏青棠正把两件做好的绣帕收进绣袋里,又取了一吊钱贴身放置,听见琅琅的话没来得及答,那边云昭淡淡道:“进城。”
“哦……进城啊……什么?!”琅琅猛地睁大眼睛,狠狠揉了两下才问,“娘亲,琅琅没听错吧?要进城吗?”
魏青棠点了下头,将一件粗黄布衣给琅琅穿上,琅琅抱住她手臂求证:“娘亲,真的要进城吗?”
这么多年,他们兄弟俩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村东头的大槐树下。
看着孩子激动的神情,魏青棠心里一阵内疚,顺手将人抱起来:“对,进城。”
村子离县城很有些距离,而这里出行自然是不会有马车或软轿的,魏青棠付了隔壁王大婶家十个铜板,换来一辆牛车代步。乡下的路坑坑洼洼,一路都不太平,但因为第一次离村,两个孩子都很兴奋。
沿途上,还有不少田里劳作的村民打招呼。
“哟,秦娘子这是要进城呐?”
“怎么还把俩娃带上了?”
“哎我说早该带了,那城里边和咱乡下不一样,娃去看看也好见见世面。”
魏青棠一一点头致意,嘴角微扬,浅浅笑意如三月春风,看得那些村民都呆住了。
“等等、等一下!”
身后忽然有人在喊,她停下回头,原来是村长赶过来。
村长是个五十出头的老人家,头发白了大半,他气喘吁吁地赶上来道:“秦娘子,你们不能出去!咱们春晓山附近来了伙流匪,凶得很,你要是撞上他们可就倒霉了!”
魏青棠眉心一跳。
流匪在大盛并不稀奇,以往在京城,那个抢了魏九五千万两白银的黄风寨就是其中之一。只是那会儿是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才会逼得许多百姓不得不做流匪,怎么阿殊登基后,这些还没改观吗?
正想着,忽然袖子一沉,低头看去,两孩子都眼巴巴地望着她。
魏青棠拍拍脑袋,道:“村长放心,我们会早去早回的。”
“诶——你,怎么不听劝呢!”村长急得直跺脚,魏青棠笑了笑,驾着牛车去了。
她虽然武功不行,但对付几个流匪,还是绰绰有余的。
结果这一路上十分平安,别说流匪,就连个人影也没看见便到了县城。
今天是十五,正是赶大集的时候,城里城外人头攒动,当真是热闹得很。魏青棠把牛车停在驿站,付了两文钱,就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孩子往里面走。
云昭和琅琅都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面,眼睛都快瞪直了,县城里边,街道两侧摆着许多个摊位,吃得、用得、藏品、胭脂水粉,应有尽有。
魏青棠没有先急着买东西,而是熟门熟路的来到一家蜀绣铺面前。
那铺面老板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一见她过来,忙不迭迎起身:“秦娘子来啦,今天又有什么好东西要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