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舌战
紫宸殿内,三名宰相与兵部尚书正劝奏皇帝换将:“杜燕绥出军一个月,不仅没有平息江南道的叛乱,反而让叛军自建小朝廷,女贼称帝。杜燕绥罪该问斩!”
“杜燕绥如今行军何处?歙州被围,他是否领军到了歙州?将士伤亡如何?”高宗一口气问道。
宰相们面面相觑。
柳相道:“皇上,不管他现在如何。单从江南的消息看,如果平叛顺利,那女贼仓惶逃窜,岂能自称为帝?居然还聚得五万兵马。定是淮南军遭受重创。皇上应紧召杜燕绥回京问罪!”
高宗咬牙想着,你们就巴不得杜燕绥兵败。让朕重新依附你们这帮老臣,从此后再抬不起头来。
“江南道八百里急报是哪天出发的?一路换马不停,消息送到长安也要十天吧?十天前的消息,你们就判定杜燕绥兵败?需知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朕等着,看那女贼能嚣张到何时!”高宗硬生生的顶了回去。心里暗道,杜燕绥呐杜燕绥,朕能顶回去一次,再来一次急报,怕是朕也护不得你了。
三位宰相还要细说,高宗转头就问胡公公:“皇后宫里查到了什么?”
几人一愣。
胡公公上前禀道:“禀皇上,还有写有武昭仪生辰八字的白布一幅。公主说的那名安公公,去的时候已悬梁自尽了。”
高宗拍案而起:“皇后嫉妒,竟敢在宫中行厌胜之术!”
老臣们骇了一跳,顾不得催着皇帝换将召回杜燕绥,齐齐下跪求情。
柳相是皇后舅父,以头跄地哭道:“皇后娘娘与皇上结缡多年,性情温婉,皇上不可听信一面之词,定有人陷害皇后!”
“查!开国侯府今日送了些什么节礼来宫中,是何人送来,皇后宫中怎么会出现肖似武昭仪的人偶!”高宗顺势吩咐道。
复又缓和了神色,一一亲自扶起宰相们:“老大人不必过于忧虑。此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今日冬至,老大人们回府团聚吧。相信厌胜一事自有真相大白的一日,江南也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打一巴掌揉一揉,高宗轻飘飘的将老臣们送出了宫。
他又叫来尉迟宝树:“你速派人去江南道查探消息。要快!朕怀疑燕绥此行受阻,消息无法传回。”
尉迟宝树想起三弟媳妇正是杜燕绥夫人的堂姐,父亲十来年未上金殿,却为了杜家破例,尉迟家俨然已和杜家休憩相关,站到了一起。他心知事情紧急,长揖首道:“皇上放心,臣这就去办!”
皇帝虽然软硬兼施阻止了老臣们奏请召回杜燕绥问罪,流言再一次传遍了长安城。
杜家祖孙三人正和乐的吃着素馅饺子,消息就传了进来。
“女匪首自称为帝?”岑三娘惊得下巴都差点落地。她从来不知道除了创建大周朝的武则天,还有女子当过皇帝。
真实的历史上,在唐高宗永徽四年,浙江一带的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爆发了起义。领头的女子名陈硕贞,自封文佳皇帝。单从历史来说,陈硕贞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子。只是和武则天几十年的当政相比,如流萤与皓月之光,实在微不足道,知道的人并不多。
像岑三娘这种,连武则天的生平也只知道个大概,就更不清楚了。
杜老夫人做出了和皇帝同样的叛乱:“江南道到长安,八百里快马加急,不眠不休,也要十天。这是十天前的消息,休得惊慌!”
岑三娘虚心求教:“祖母。相公走了一个月,怎么也不见让驿站送封信来?”
杜老夫人慈祥的看着她道:“所谓八百里加急,是驿站专门养着脚力最好的马,只为紧急军情奏报使用。你生在建国之后,哪里知道打起仗来,用八百里加急送私信,是死罪。我估摸着呀,就算两匹马换着骑,一天休息两个时辰,也要二十天才送得回信来。二十天前,燕绥刚到江南道,情况还不熟,哪能随便叫人写信来说情况,且等着吧。”
然而不知情况的长安百姓怒了。国公府大门外常有人扔烂菜叶砸。厨房的曹妈妈也苦着脸来报:“……上好的菜蔬不卖给我们。说少爷兵败误国。”
真是岂有此理!岑三娘叮嘱不让老夫人知道。换了素净的衣裳,戴了帷帽悄悄带了丫头出府。
她特意去了长安城最热闹的酒肆打听消息。换了几家听了,才进得新的一家酒肆坐下,就听到有人慷慨激昂的陈述:“放着那么些大将不用,偏用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皇上任人唯亲,不听老臣们劝谏,难不成把江山让给一个贼妇?!”
有人应和:“咱们进崇文馆为什么?读书不就为的是替朝廷效力,治国安邦么?丹凤门外请愿去!”
呼拉拉站起来一大群头戴书生巾,身穿襦生袍的年轻学子。
崇文馆?崔家二郎三郎不就在崇文馆读书吗?岑三娘仔细寻找,果然看到书生中崔季冬的身影。
学子们起身往外走,那崔二郎只站着不动,瞬间就落到了人后。
教唆着学子们去跪宫门给皇帝施压,好让皇帝召了杜燕绥回来问罪。自己却要开溜。岑三娘怒从胆边生,站起来大声说道:“大家休听人蛊惑!坏了自家的前程!”
她的声音又清又脆,蓦然响起,吸引得众人回头去看。
见角落榻间站着个身穿银白色胡服,头戴帷幕的女子。身边站着两个身穿青色衣裙的婢女。
学子中有年长的就站出来道:“这位小娘子有何高见?为何出言阻拦?”
岑三娘见众人停下脚步,施了一礼道:“妾身听昨诸位为国事慷慨陈诉,欲去跪宫门请旨。心中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诸位才子。江南刁民叛乱,朝廷派杜将军出征平叛,不过一月时间。战事一夕数变,就算是八百里快马报奏,不眠不休,消息传到朝廷也要十天时间。再传遍长安城又需一两天。尔等安坐京中,围炉谈论的不过是十来天前的消息,又怎知此时江南的战况?为了不确定的战况贸然去宫门跪坐请旨,岂不可笑?”
她伸出一根手指头,语气轻松:“这是其一。其二,妾身听闻各位说起纸上谈兵四字,妾身觉得可笑之极。你们拿着十来天前的消息去宫门跪着,想逼着皇上临阵换将?说杜将军纸上谈兵,你们这叫什么啊?妾身倒想送你们四个字:书生误国。”
众学子不由一愣。
崔季冬使个了眼色,人群中就有一人喊道:“休听这妇人胡言,女贼自称为帝,聚众五万,哪怕是十来天前的消息,也是消息。可那杜燕绥除了半月前只传回消息歼灭了三百人,至今消息全无,定是败了!再不召他回京问罪,恐明日江南两道就全落入女贼之手!咱们速速前往宫门请愿,朝廷早一日改换将军,江南的百姓少受一日苦!”
“皇上英明神武,三位宰相老大人辅政,都没有议出个临阵换将的主意。难不成这位煽动大家伙去宫门闹事的才子觉得自己比皇上还英明,比宰相大人更有学问?”岑三娘反唇相讥,轻轻松松的把话题换了。
两顶高帽子扣下去,那学子指着她你你你了半天,不敢说皇帝不英明,自己比宰相更有才。只一味道的纠缠着江南的消息不放:“我等深受皇恩,不能眼见着杜将军误国!朝廷再不换将军带兵镇压,江南叛乱会越闹越凶,眼瞅着要过年了,今冬天寒,江南的百姓不知又要饿死多少……”
“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你能有点新意不?你和崔家二郎眉来眼去,难不成是开国侯府二公子教你领头起哄?这是拿你们当枪使呢!你们的脚都要迈出酒肆了,崔二公子还站在榻前未动哪。”岑三娘不等他说完,就把矛头指向了崔季冬。
果然,学子们中就有了起了疑心。
今日正是崔季冬下了学后请大家到酒肆饮酒。话题也是崔季冬最先挑起的。再看那个叫嚷的学子,和崔季冬平时走的最近。
崔季冬眉头一皱,就笑了起来:“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杜夫人在为夫君打抱不平!”
“……杜夫人当然害怕杜将军被召回问罪了。她说的话也能信?”先前嚷嚷的学子不屑的嗤笑起来。
杜夫人当然是帮杜燕绥说话,岑三娘说的话又有几分信?
“我不帮自家相公说话,我难不成还要帮想要陷害他的人说话?”岑三娘揭了帷帽,露出清秀的容颜。脸上脂粉全无,淡的像副水墨画。眉宇间偏偏露出一丝倔强,坦然说道,“古有毛遂自荐,也有内举不避亲。难不成你们的师长将来举荐你们,他说的话就不能信了?各位都是崇文馆的才子,将来大唐朝的栋梁这才。妾身所说是否有道理,各位才子只需细细想来,心里就有答案了。”
“杜燕绥如今行军何处?歙州被围,他是否领军到了歙州?将士伤亡如何?”高宗一口气问道。
宰相们面面相觑。
柳相道:“皇上,不管他现在如何。单从江南的消息看,如果平叛顺利,那女贼仓惶逃窜,岂能自称为帝?居然还聚得五万兵马。定是淮南军遭受重创。皇上应紧召杜燕绥回京问罪!”
高宗咬牙想着,你们就巴不得杜燕绥兵败。让朕重新依附你们这帮老臣,从此后再抬不起头来。
“江南道八百里急报是哪天出发的?一路换马不停,消息送到长安也要十天吧?十天前的消息,你们就判定杜燕绥兵败?需知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朕等着,看那女贼能嚣张到何时!”高宗硬生生的顶了回去。心里暗道,杜燕绥呐杜燕绥,朕能顶回去一次,再来一次急报,怕是朕也护不得你了。
三位宰相还要细说,高宗转头就问胡公公:“皇后宫里查到了什么?”
几人一愣。
胡公公上前禀道:“禀皇上,还有写有武昭仪生辰八字的白布一幅。公主说的那名安公公,去的时候已悬梁自尽了。”
高宗拍案而起:“皇后嫉妒,竟敢在宫中行厌胜之术!”
老臣们骇了一跳,顾不得催着皇帝换将召回杜燕绥,齐齐下跪求情。
柳相是皇后舅父,以头跄地哭道:“皇后娘娘与皇上结缡多年,性情温婉,皇上不可听信一面之词,定有人陷害皇后!”
“查!开国侯府今日送了些什么节礼来宫中,是何人送来,皇后宫中怎么会出现肖似武昭仪的人偶!”高宗顺势吩咐道。
复又缓和了神色,一一亲自扶起宰相们:“老大人不必过于忧虑。此事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今日冬至,老大人们回府团聚吧。相信厌胜一事自有真相大白的一日,江南也会有好消息传来的。”
打一巴掌揉一揉,高宗轻飘飘的将老臣们送出了宫。
他又叫来尉迟宝树:“你速派人去江南道查探消息。要快!朕怀疑燕绥此行受阻,消息无法传回。”
尉迟宝树想起三弟媳妇正是杜燕绥夫人的堂姐,父亲十来年未上金殿,却为了杜家破例,尉迟家俨然已和杜家休憩相关,站到了一起。他心知事情紧急,长揖首道:“皇上放心,臣这就去办!”
皇帝虽然软硬兼施阻止了老臣们奏请召回杜燕绥问罪,流言再一次传遍了长安城。
杜家祖孙三人正和乐的吃着素馅饺子,消息就传了进来。
“女匪首自称为帝?”岑三娘惊得下巴都差点落地。她从来不知道除了创建大周朝的武则天,还有女子当过皇帝。
真实的历史上,在唐高宗永徽四年,浙江一带的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爆发了起义。领头的女子名陈硕贞,自封文佳皇帝。单从历史来说,陈硕贞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女子。只是和武则天几十年的当政相比,如流萤与皓月之光,实在微不足道,知道的人并不多。
像岑三娘这种,连武则天的生平也只知道个大概,就更不清楚了。
杜老夫人做出了和皇帝同样的叛乱:“江南道到长安,八百里快马加急,不眠不休,也要十天。这是十天前的消息,休得惊慌!”
岑三娘虚心求教:“祖母。相公走了一个月,怎么也不见让驿站送封信来?”
杜老夫人慈祥的看着她道:“所谓八百里加急,是驿站专门养着脚力最好的马,只为紧急军情奏报使用。你生在建国之后,哪里知道打起仗来,用八百里加急送私信,是死罪。我估摸着呀,就算两匹马换着骑,一天休息两个时辰,也要二十天才送得回信来。二十天前,燕绥刚到江南道,情况还不熟,哪能随便叫人写信来说情况,且等着吧。”
然而不知情况的长安百姓怒了。国公府大门外常有人扔烂菜叶砸。厨房的曹妈妈也苦着脸来报:“……上好的菜蔬不卖给我们。说少爷兵败误国。”
真是岂有此理!岑三娘叮嘱不让老夫人知道。换了素净的衣裳,戴了帷帽悄悄带了丫头出府。
她特意去了长安城最热闹的酒肆打听消息。换了几家听了,才进得新的一家酒肆坐下,就听到有人慷慨激昂的陈述:“放着那么些大将不用,偏用个只会纸上谈兵的,皇上任人唯亲,不听老臣们劝谏,难不成把江山让给一个贼妇?!”
有人应和:“咱们进崇文馆为什么?读书不就为的是替朝廷效力,治国安邦么?丹凤门外请愿去!”
呼拉拉站起来一大群头戴书生巾,身穿襦生袍的年轻学子。
崇文馆?崔家二郎三郎不就在崇文馆读书吗?岑三娘仔细寻找,果然看到书生中崔季冬的身影。
学子们起身往外走,那崔二郎只站着不动,瞬间就落到了人后。
教唆着学子们去跪宫门给皇帝施压,好让皇帝召了杜燕绥回来问罪。自己却要开溜。岑三娘怒从胆边生,站起来大声说道:“大家休听人蛊惑!坏了自家的前程!”
她的声音又清又脆,蓦然响起,吸引得众人回头去看。
见角落榻间站着个身穿银白色胡服,头戴帷幕的女子。身边站着两个身穿青色衣裙的婢女。
学子中有年长的就站出来道:“这位小娘子有何高见?为何出言阻拦?”
岑三娘见众人停下脚步,施了一礼道:“妾身听昨诸位为国事慷慨陈诉,欲去跪宫门请旨。心中有一事不明,想请教诸位才子。江南刁民叛乱,朝廷派杜将军出征平叛,不过一月时间。战事一夕数变,就算是八百里快马报奏,不眠不休,消息传到朝廷也要十天时间。再传遍长安城又需一两天。尔等安坐京中,围炉谈论的不过是十来天前的消息,又怎知此时江南的战况?为了不确定的战况贸然去宫门跪坐请旨,岂不可笑?”
她伸出一根手指头,语气轻松:“这是其一。其二,妾身听闻各位说起纸上谈兵四字,妾身觉得可笑之极。你们拿着十来天前的消息去宫门跪着,想逼着皇上临阵换将?说杜将军纸上谈兵,你们这叫什么啊?妾身倒想送你们四个字:书生误国。”
众学子不由一愣。
崔季冬使个了眼色,人群中就有一人喊道:“休听这妇人胡言,女贼自称为帝,聚众五万,哪怕是十来天前的消息,也是消息。可那杜燕绥除了半月前只传回消息歼灭了三百人,至今消息全无,定是败了!再不召他回京问罪,恐明日江南两道就全落入女贼之手!咱们速速前往宫门请愿,朝廷早一日改换将军,江南的百姓少受一日苦!”
“皇上英明神武,三位宰相老大人辅政,都没有议出个临阵换将的主意。难不成这位煽动大家伙去宫门闹事的才子觉得自己比皇上还英明,比宰相大人更有学问?”岑三娘反唇相讥,轻轻松松的把话题换了。
两顶高帽子扣下去,那学子指着她你你你了半天,不敢说皇帝不英明,自己比宰相更有才。只一味道的纠缠着江南的消息不放:“我等深受皇恩,不能眼见着杜将军误国!朝廷再不换将军带兵镇压,江南叛乱会越闹越凶,眼瞅着要过年了,今冬天寒,江南的百姓不知又要饿死多少……”
“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你能有点新意不?你和崔家二郎眉来眼去,难不成是开国侯府二公子教你领头起哄?这是拿你们当枪使呢!你们的脚都要迈出酒肆了,崔二公子还站在榻前未动哪。”岑三娘不等他说完,就把矛头指向了崔季冬。
果然,学子们中就有了起了疑心。
今日正是崔季冬下了学后请大家到酒肆饮酒。话题也是崔季冬最先挑起的。再看那个叫嚷的学子,和崔季冬平时走的最近。
崔季冬眉头一皱,就笑了起来:“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杜夫人在为夫君打抱不平!”
“……杜夫人当然害怕杜将军被召回问罪了。她说的话也能信?”先前嚷嚷的学子不屑的嗤笑起来。
杜夫人当然是帮杜燕绥说话,岑三娘说的话又有几分信?
“我不帮自家相公说话,我难不成还要帮想要陷害他的人说话?”岑三娘揭了帷帽,露出清秀的容颜。脸上脂粉全无,淡的像副水墨画。眉宇间偏偏露出一丝倔强,坦然说道,“古有毛遂自荐,也有内举不避亲。难不成你们的师长将来举荐你们,他说的话就不能信了?各位都是崇文馆的才子,将来大唐朝的栋梁这才。妾身所说是否有道理,各位才子只需细细想来,心里就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