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后妈在六零 第124节
  几人吃完丰盛又充足的早饭,才按着时间来到军分区大门口。
  昨天围在徐大娘身边的人很多,可今天一看,愿意去的也就十六七人,还都拖家带口,再加上张舒兰带来的‘保安小队’五人,人数一眼看去还挺可观。
  蔡文斌昨天晚上被他妈安排保护一群女同志下乡,兴奋到差点仰天长啸。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朱英华。
  对于朱英华的身手,他在学校那次就深有体会。
  不过张舒兰告诉他朱家两个孩子都要去,朱英华得保护妈妈与弟弟,他才没有第一时间冲到朱家,而是立刻找了另外四个同伴。
  都是打小在大院里一起长大的同伴,对于彼此的身手都有把握。
  这帮半大小子从外面闹腾起来后就一直被家里人拘束在大院里,早就憋坏了,听说有保护任务,一个个跟蔡文斌一样兴奋。
  大家不仅各自准备了干粮,还背上了行军包袱。
  手里甚至还各自扛上了一根木棍,看起来很有那么一回事。
  王蔓云猜测也是他们手里没有枪,要是有枪,肯定都敢带。
  “小云,嫂子,我们清点一下人数,分成三支队伍,我们各带一支,也方便安排与指挥。”张舒兰一看现场情况就做出了决定。
  十几人不多,但要是都拖家带口,那就是四十多人。
  这么多人,就算是坐公交也不可能一趟车就能把人全拉走,最好是分一下,一人带十几人,轻松,也容易照看。
  “我没意见。”
  徐大娘是没有意见的,而且她在大院人缘不错,她领一支队伍,没有人不服。
  至于王蔓云这边,那就更没有问题了。
  朱正毅在军分区的职位不低,王蔓云对人又和气,加上小五的故事,大家对她天然就有着好感,这不,余秋雁几人就被分给了王蔓云带。
  每支队伍十几人,也就三四个家庭。
  不难带。
  至于蔡文斌这几个保护众人的少年,也是分了的,五人,除了王蔓云这支队伍分到蔡文斌,另外两支队伍里各自都有两人。
  这样的分配是因为朱英华。
  朱英华虽然不算在这支小队伍里,但凭他的身手,跟蔡文斌联手,一般人绝对不是对手。
  队伍分好,就准备出发了。
  王蔓云他们要去的村叫做王扬村,离沪市挺远,但那边挨着连绵的山,有大片的林木,确实是给沪市与周边几个城市供应木柴的点。
  “这是路线图,我都画下来了,哪里上车,哪里下车,所有地名我也都写清楚了,到了最后下车的点,大家就在车站等等,到时候一起进村。”
  余秋雁在王蔓云的示意下,把王扬村的地址说清楚。
  “确实是好远,好像还要走一截土路。”
  徐大娘不太认识字,但她孙子认识,加上余秋雁画的地图不用认字也能分辨清楚,也就没有什么疑问是要问的。
  “这虽然是土路,但可以走拖拉机,马车,牛车,要是运气好,遇到认识的村民,不用走路也能到村里,村里的木柴都是拖拉机运出来的。”
  余秋雁把情况说清楚。
  “行,那走吧,早点到早点安心。”张舒兰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又耽搁了十几分钟,再不走,就八点了。
  到了八点,坐公交车的人就更多,不方便他们出行。
  “走吧。”
  王蔓云收起手绘地图,带着自己的队伍跟在了张舒兰那支队伍身后,她身后是徐大娘。
  每支队伍里都带得有孩子,不过绝大部分都是十二三岁的,也就跟在王蔓云身边的朱英盛与赵军特别显眼。
  太小了,才七岁。
  另一边,徐大娘的孙子徐建忠也显眼,他也就比朱英盛跟赵军大点,一岁。
  八岁的孩子很想跟同龄人一起。
  徐大娘却不同意。
  王蔓云那边孩子那么多,照看原本就是辛苦,要是再多她家的孙子,对那就是瞎添乱,所以大娘把孙子拘在了自己身边。
  徐建忠不开心,但也还算是听话。
  公交车走了三辆才把王蔓云他们这群人全部带走,但也因为等公交车,三支队伍很自然就分开,最后走的队伍跟最先走的队伍中间差了半个多小时。
  这还算是这趟路线坐车的人多,公交车发得快,不然一个半小时都不一定能把所有人都带走。
  六十年代的公交车没有后世的车厢宽大,但乘坐的人却是不少。
  王蔓云他们上车时车上就有不少人,剩给他们的位置有限,她就安排了几个孩子坐下,剩下的大人全部站着。
  摇摇晃晃间,公交车走了很久,才到下一个转车的站点。
  王蔓云他们并没在站台上遇到前两支队伍,可见三方已经分得越来越开。
  下一辆车来的挺快,王蔓云他们只等了几分钟,车就到了。
  此时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十一点,这个时间点,车上那是一点位置都没有,几个孩子也只能扒着座位站着,但大家的脸上没有颓废,只有兴奋与开心。
  车上,王蔓云这群人太打眼了,很容易就吸引了车上其他人的注意。
  军区大院出来的,不管是家属,还是孩子,自然而然都会带上军队的气质,特别是一行人背上的背包,一看就是行军装备。
  大家好奇地看着王蔓云一行人,但却没有人主动询问。
  多事之秋,大家都谨言慎行。
  王蔓云他们在一路引人注目中,下午四点多,终于来到了约定的集合点,两支先到的队伍也已经等了他们快一个小时。
  大家都等得有点心焦。
  “咱就组织这一次,以后要是谁家再想来,那就自己来,人少反而会节约不少时间。”张舒兰一边擦额头上的汗,一边跟王蔓云与徐大娘吐槽。
  “这不是担心出事吗,不然大家根本就不用离开沪市。”王蔓云笑了起来。
  要是木柴供应没有问题,谁还跑这里,出来必定是要承担风险的,她怀疑一路上大家肯定都在心里祈祷千万别出事。
  张舒兰与徐大娘也笑了起来。
  然后三名临时队长开始清点人数,一个不少,才踏上最后一段路程。
  运气不太好,一直没有遇到进城的拖拉机,就连马车都没有遇到一辆。
  那就只能走了。
  走了一会,遇到几个骑自行车的,这些人还都认识余秋雁,但自行车小,只能带一个孩子,虽说六十年代的孩子不算太金贵,但也担心丢了。
  最终王蔓云他们都拒绝了村民们想带孩子先走的提意。
  王扬村的村民听余秋雁说这些人都是沪市军分区大院的,是来找村民换木柴,村民们在诧异的同时也热情万分,更是无比佩服。
  这时期也就军方人员敢这么出门了。
  “雁子,我先回村跟村长说,狄亮他们几人陪你们回村,孩子要是走累了可以坐后座上,也松快点。”一个跟余秋雁差不多年纪的男人叮嘱一声,就快速踩下了脚踏。
  这么多人去他们村,可得安排好。
  “大壮哥,叫我娘他们烧上开水,我们都渴了。”余秋雁叮嘱王大壮,别看他们一行人都带了水,但一天了,都喝得差不多。
  “知道了。”
  王大壮的声音远远传来。
  狄亮这几个陪同的村民见孩子们都不愿意坐车,他们也不好意思骑了,干脆下车一边推着自行车走,一边跟张舒兰与大娘闲话家常。
  王蔓云他们这群人都是军区大院出来的,就算最小的孩子体力都不错,走得还挺快。
  “妈,给。”
  朱英华摇了摇手里的军用水壶,还有点水。
  “我不渴,你自己喝。”王蔓云也带了一个军用水壶的,但水在半个小时前空了。
  她也没想到今天会这么热。
  都秋天了,天热得快赶上夏天,她出了不少汗,不知不觉中,带来的水就喝得差不多了。
  “小五,还得走差不多一个小时才能到村里,我看大家都挺累的,要不,先歇歇脚,大家吃点东西再赶路。”余秋雁看了一眼天色,小声向王蔓云提意。
  她猜测这个时间点,大家可能都饿了。
  要是现在不先垫吧一口,到了村里就不好当众吃了,别看他们村的名字很响亮,其实村里挺缺粮食的,要是看见吃的,大人还忍得住,就怕小孩哭闹。
  小孩要是真哭闹起来,他们这些人要是一点表示都没有,又有点埋汰军人家属的身份。
  但要是真给了,大家都是自带干粮,也没有多余的。
  王蔓云听懂了余秋雁的暗示。
  她原本还想着到了村里再吃东西,看来现在是不行了,她叫过身旁的蔡文斌,让他去通知前面两支队伍停下先吃东西。
  刚好,他们这会走到一个山坳。
  一旁是清澈的湖水,湖边有一大片平坦草地,可以成为休整的地方。
  蔡文斌及时把口信传给了他妈。
  张舒兰一听就明白怎么回事,赶紧暗示了一下徐大娘,然后跟陪同一起的几个村民说道:“几位同志,我们带着孩子,走了一路,两个最小的孩子有点坚持不住,想休息一会,我看这里的风景不错,打算停留一会。”
  “没事,我们陪着你们等。”
  狄亮没有领悟到张舒兰的真意,视线扫过朱英盛,赵军,还有徐建忠这三个小孩,热心地停下,打算等孩子们休息好再走。
  张舒兰:“……”
  还是王蔓云察觉到张舒兰这边并没有交涉好,带着余秋雁走了过来,在了解到几个村民的淳朴后,笑着说道。
  “几位大哥,天色不早,我们这有秋雁,不会迷路,你们先回去,我们晚一会就到,时间挺紧,我们明天要赶回沪市,你看你们能不能先回去帮忙问问老乡,谁家愿意换木柴,就把木柴拿到村口,双方早点换完,大家都安心。”
  王蔓云不打算进村。
  一是他们人太多,安排下他们,对于村里来说肯定是负担。
  二是他们是军人家属,秉承不打扰百姓的理念,不进村也是为了不扰民,再说了,他们各家都自带了帐篷,在野外露宿一晚没问题。
  王蔓云的话说得直接又实在,狄亮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