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1章 记恨
所以他那时候一心一意的对付问天谴。可随后甄皇后母子高调回宫,打的他措手不及,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做。东陵帝又传出了程炎类己的评价。
也就是那时候。他差一点就放弃了,觉得自己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是问天谴的对手了。做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可东陵帝又立了二皇子做太子?
这是什么章程?
方城山打量着魏成是的脸色,他和魏成是共事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如此目瞪口呆的模样,心里忍不住唏嘘。
当然唏嘘之外没有支持的人做太子的狂喜,反而是满心的忐忑。
虽说东陵帝还在鼎盛之年,却也因着他在鼎盛之年。所以这会儿立下太子,反而是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五岁的太子,母家不显。这位能不能活过自己的老子,还真是不好说啊!
“相爷,”方城山说道。“既然诏书已下,那咱们是不是得催着陛下分封剩下两位皇子?”
皇子封王。就断了这两位成皇的路,也算是为太子清障。
魏成是反应过来,下意识的摇了一下头说道:“不必。”
“相爷?”
“不必。我不觉得二……太子能够有成皇的那一日。”
程瑜去见了甄皇后。相比前朝的震动。后宫倒是一片祥和,似乎这事情与他们完全无关一般。
“这是我的主意,”甄皇后说道,在程瑜面前她不必有所隐瞒。“你和灵儿也说一声,让她不用担心。”
灵儿在昨日被诊断出来怀了身孕。这会儿被杜若困在家里养胎,原本打算和沈石大战三百回合的安排也全部取消了,更别说进宫来看甄皇后了。
程瑜点了一下头,“我也觉得这是娘娘的主意,毕竟陛下如今还年轻,这会儿谁做太子,谁就是个靶子。”
遭自己的老子记恨的靶子。
甄皇后失笑,“也不完全是,主要是我想让阿炎去军中。”
程瑜这下有些诧异了,望着甄皇后,“去军中?”
甄皇后点了一下头,“钱坤说阿炎是个练功的苗子,虽然说年纪偏大了一些,到底还是可以练一练,再者上阵杀敌,武功第二,谋略第一。”
“你想让他入禁军?陛下不会答应的。”
皇子入禁军本来就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更何况程炎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程瑜不知道甄娘是用了什么法子说服东陵帝立了程昭做太子,但是她知道,东陵帝一定不可能放任自己的大儿子在眼皮子底下和自己的心腹武官过往甚密。
“不入禁军,钱坤不可能调出京城的,炎儿是要出京立战功,所以他只能另外找一个师父。”甄娘说道,“钱坤有一个师兄,当初和他一起在长生大师名下做了俗家弟子,后来钱坤入了禁军,那一位则是去了边关。”
程瑜想了想说道:“你是说当初滇南纪家的那位纪大公子?”
滇南纪家,曾经和周家一样是边关大家,只不过后来家族内乱,再加上当时的皇帝猜忌,纪家渐渐分崩离析,几十年下来纪家只剩下最后一人,叫做纪经年,因着曾经在少林出家而逃过一命。
也就是那时候。他差一点就放弃了,觉得自己大概这辈子都不会是问天谴的对手了。做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可东陵帝又立了二皇子做太子?
这是什么章程?
方城山打量着魏成是的脸色,他和魏成是共事那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如此目瞪口呆的模样,心里忍不住唏嘘。
当然唏嘘之外没有支持的人做太子的狂喜,反而是满心的忐忑。
虽说东陵帝还在鼎盛之年,却也因着他在鼎盛之年。所以这会儿立下太子,反而是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五岁的太子,母家不显。这位能不能活过自己的老子,还真是不好说啊!
“相爷,”方城山说道。“既然诏书已下,那咱们是不是得催着陛下分封剩下两位皇子?”
皇子封王。就断了这两位成皇的路,也算是为太子清障。
魏成是反应过来,下意识的摇了一下头说道:“不必。”
“相爷?”
“不必。我不觉得二……太子能够有成皇的那一日。”
程瑜去见了甄皇后。相比前朝的震动。后宫倒是一片祥和,似乎这事情与他们完全无关一般。
“这是我的主意,”甄皇后说道,在程瑜面前她不必有所隐瞒。“你和灵儿也说一声,让她不用担心。”
灵儿在昨日被诊断出来怀了身孕。这会儿被杜若困在家里养胎,原本打算和沈石大战三百回合的安排也全部取消了,更别说进宫来看甄皇后了。
程瑜点了一下头,“我也觉得这是娘娘的主意,毕竟陛下如今还年轻,这会儿谁做太子,谁就是个靶子。”
遭自己的老子记恨的靶子。
甄皇后失笑,“也不完全是,主要是我想让阿炎去军中。”
程瑜这下有些诧异了,望着甄皇后,“去军中?”
甄皇后点了一下头,“钱坤说阿炎是个练功的苗子,虽然说年纪偏大了一些,到底还是可以练一练,再者上阵杀敌,武功第二,谋略第一。”
“你想让他入禁军?陛下不会答应的。”
皇子入禁军本来就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更何况程炎就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程瑜不知道甄娘是用了什么法子说服东陵帝立了程昭做太子,但是她知道,东陵帝一定不可能放任自己的大儿子在眼皮子底下和自己的心腹武官过往甚密。
“不入禁军,钱坤不可能调出京城的,炎儿是要出京立战功,所以他只能另外找一个师父。”甄娘说道,“钱坤有一个师兄,当初和他一起在长生大师名下做了俗家弟子,后来钱坤入了禁军,那一位则是去了边关。”
程瑜想了想说道:“你是说当初滇南纪家的那位纪大公子?”
滇南纪家,曾经和周家一样是边关大家,只不过后来家族内乱,再加上当时的皇帝猜忌,纪家渐渐分崩离析,几十年下来纪家只剩下最后一人,叫做纪经年,因着曾经在少林出家而逃过一命。